汤和现在的后人有那些 明朝姓汤和将军的后代

作者&投稿:宿冠 2025-05-14
汤和后代主要分布在哪

安徽凤阳汤府是汤和老家!我就是其后代!

1.汤恩伯长子:汤建元
2.汤恩伯长女:汤国梅
3.汤恩伯次女:汤国兰
4.汤恩伯三女:汤国芳
5.汤恩伯四女:汤国丽
6.7汤恩伯幼子:汤建平
7.汤恩伯孙女:汤晓娟
汤恩伯是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将领。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东京都。

扩展资料
1950年陈仪被处决后,王竟白对汤恩伯产生怨恨,除四女汤国丽留在台湾外,与其余三女一子前往美国定居。
1954年5月,汤恩伯赴日本医治胃病。6月29日在日本东京都庆应义塾大学医院去世,后军衔被追赠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7月15日,汤恩伯灵柩自殡仪馆送往台北县南宫壶山下葬,何应钦、陈良、胡宗南、蒋经国为其送葬。后迁葬于五指山公墓。
汤恩伯祖父是汤李乾,父亲是武义县地主汤家彩,母亲是林秀凤。汤恩伯故居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村,是一座旧式砖木结构的带楼层的四合院。堂屋正中挂着汤恩伯身穿戎装的照片,两边挂着汤恩伯生前好友及后人的对联和对汤恩伯生平事迹的概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汤恩伯

汤和有五子。长子汤鼎为前军都佥事,随征云南,中途去世。少子汤醴,积功升至左军都督同知,征讨五开,死于军中。汤鼎之子汤晟,汤晟之子汤文瑜,都早逝,没能继承爵位。明英宗时,汤文瑜之子汤杰请求继承爵位,英宗竟以四十年之久没人继承为由,将爵位罢免。

汤杰无子,以其弟汤伦之子汤绍宗为后。明孝宗任用功臣之后,授汤绍宗为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嘉靖十一年(1532),封为灵璧侯,食禄千石。汤绍宗传子至孙汤世隆,隆庆年间汤世隆协守南京,兼领后府,改提督漕运,历任四十余年,因功加封太子太保,进升少保。死后,谥号僖敏。爵位传至明朝灭亡而终。

汤和的曾孙汤胤勣,字公让,诸生,工诗,负才使气,“景泰十才子”之一。巡抚尚书周忱使作启事,即席具数万言。周忱向朝廷推荐,于谦召询古今将略及兵事,胤勣应对如响。累授锦衣千户。偕中书舍人赵荣问候明英宗于沙漠,脱脱不花问中朝事,慷慨酬答不少屈。

景泰中,因为尚书胡濙的推荐,署指挥佥事。天顺中,锦衣侦事者摭胤勣旧事以闻,谪为民。成化初,复故官。三年擢署都指挥佥事,为延绥东路参将,分守孤山堡。孤山最当寇冲,胤勣奏请筑城聚粮,增兵戍守。未报,寇大至。胤勣病,力疾上马,陷伏死。事闻,赠祭如例。

西征北战

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北伐,汤和受命在明州造船,将粮食运往直沽,因受海上飓风袭击,将粮食运到镇江后返回。随即,汤和被授以偏将军,跟随大将军徐达西征,与右副将军冯胜一起从怀庆越过太行山,攻取泽、潞、晋、绛诸州郡。同年五月,汤和随徐达攻占兴元(今陕西汉中)。

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率军渡河进入潼关,分兵径直奔向泾州,派部将招降了张良臣,张良臣不久又反叛离去,汤和会合大军围攻庆阳,将张良臣俘获斩首。汤和被授以征西将军,与副将军廖永忠一起率水师溯江伐夏,夏兵扼住险要地段,汤和进攻没能成功。

又遇江水暴涨,驻军大溪口,军队长久不能前进,而傅友德已率军从秦、陇深入,攻取汉中。廖永忠已在其前攻克瞿塘关,进入夔州。汤和这才率军跟随其后,进入重庆,降服明升。还军之后,傅友德、廖永忠受到朱元璋的赏赐,而汤和不及他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汤和



汤和有五子。长子汤鼎为前军都佥事,随征云南,中途去世。少子汤醴,积功升至左军都督同知,征讨五开,死于军中。汤鼎之子汤晟,汤晟之子汤文瑜,都早逝,没能继承爵位。明英宗时,汤文瑜之子汤杰请求继承爵位,英宗竟以四十年之久没人继承为由,将爵位罢免。汤杰无子,以其弟汤伦之子汤绍宗为后。明孝宗任用功臣之后,授汤绍宗为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嘉靖十一年(1532),封为灵璧侯,食禄千石。汤绍宗传子至孙汤世隆,隆庆年间汤世隆协守南京,兼领后府,改提督漕运,历任四十余年,因功加封太子太保,进升少保。死后,谥号僖敏。爵位传至明朝灭亡而终。
汤和的曾孙汤胤勣,字公让,诸生,工诗,负才使气,“景泰十才子”之一。巡抚尚书周忱使作启事,即席具数万言。周忱向朝廷推荐,于谦召询古今将略及兵事,胤勣应对如响。累授锦衣千户。偕中书舍人赵荣问候明英宗于沙漠,脱脱不花问中朝事,慷慨酬答不少屈。景泰中,因为尚书胡濙的推荐,署指挥佥事。天顺中,锦衣侦事者摭胤勣旧事以闻,谪为民。成化初,复故官。三年擢署都指挥佥事,为延绥东路参将,分守孤山堡。孤山最当寇冲,胤勣奏请筑城聚粮,增兵戍守。未报,寇大至。胤勣病,力疾上马,陷伏死。事闻,赠祭如例。

我爷爷说300多年前迁到了浙江,我爷爷家就是杭州这里。在杭州有个汤家坟是我家祖坟。大概在1970年代时,汤家坟改名。

我爷爷从皇陵迁到淮南凤台,请问皇陵还有汤姓家族吗?


你是否需要了解?

明朝覆灭之时,开国名将的后人表现是怎样的?
魏国公徐达的后人徐文爵,担任金陵守备武将,清兵南下之时,他二说没说投降清军。鄂国公常遇春的后人常延龄,在京师投降李自成,后种地为生。卫国公邓愈的后人邓文明,在京师投降李自成,在大顺军追索饷银中被打死。曹国公李文忠的后人李弘济,在金陵降清。信国公汤和的后人汤国祚,也在金陵降清。当时绝大...

金庸射雕三部曲里面的人物是什么关系最好给个图
→光明二使:左使杨逍(妻:纪晓芙,女:杨不悔)、右使苦头陀范遥→四大护法:紫衫龙王金花婆婆黛绮丝(夫:银叶先生韩千叶,女:小昭)、白毛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幅王韦一笑→五散人:周颠、彭莹玉、铁冠道人张中、布袋和尚说不得、冷谦→五行旗→教徒:明朝皇帝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

明朝的开国将军汤和,为何最后能有善终的结局?
第一、不恋权。汤和有别于其他的功臣,他不喜权,不贪权,更不恋权。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因朱元璋年事已高,他深怕自己死后,自己的子孙掌控不住底下的那帮骄兵悍将,所以一直在想着该如何剥夺这些将军的兵权,只是因怕造成反弹,所以迟迟不动手。但一向聪明的汤和却早早的知道了朱元璋的想法,...

明朝灭亡时,开国名将后裔是怎么应付清军
在南京降清,李文忠后人,临淮侯李祖述南京降清,信国公汤和的后人汤国祚,在南京降清,诚意伯刘基后人刘孔昭抗清失败隐居,等,清军入关后活着的明国开国名将后代等大量降清,这些人成长于大院,不知道实际,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低,并没有祖先的胆量见识魄力,纯粹是消耗国家粮食,没什么用,不能保卫国家...

朱元璋的 爸爸是谁?
在明代徐祯卿的《翦胜野闻》中,他引用了朱元璋自己作的《朱氏世德碑》碑文,那上面是这样记载的: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其地就在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按照记载,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了三个男孩。老大叫朱六...

汤和后人是什么意思?
汤和后人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人们常常用“汤和后人”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事正义。同时,结束“汤和后人”的品行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领导和管理中,成为了一种时代的精神标志。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信仰。汤和后人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汤和后人的...

明朝开国功臣汤河结局
并成为明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虽然汤和最终离世,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之,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的结局是病逝。他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而受到后人的敬仰。虽然他的离世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个损失,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2个儿媳犯下泯灭人性之罪,朱元璋大怒:这等泼东西,当凌迟处死
杀功臣,是朱元璋最为后人所诟病的一点,颇有些狡兔死走狗烹的味道。但朱元璋痛下杀手,却并不是无根据的政治清洗,他两个儿媳所犯之罪很能说明问题。虽然朱元璋出身穷苦,但当上皇帝后,古往今来皇帝该享受的他都享受到了。后宫嫔妃好几十个,总计为他生育了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古代社会,现在也还...

朱元璋的父亲叫什么?
其祖父朱初一因不堪地主和蒙古统治者的剥削,举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垦荒种地。朱初一死后,家里一贫如洗,朱元璋父亲朱世珍(本来叫朱五四,后来朱元璋给父亲追名为朱世珍)只好东迁西移,五十岁时,才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的东乡定居下来,并在这里有了朱元璋。朱元璋(1328年10月21...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战功赫赫的汤和为何却不在列
如此看来,汤和的醉酒之语显然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已经被朱元璋猜忌的双眼牢牢盯住,因此不被封侯也理所当然。可这里还有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人铺路,大肆屠杀功臣,开国公侯几乎被屠杀殆尽。可就像未被封公一样,汤和再一次成为了例外。开国之前就被朱元璋猜疑,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