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主要事迹有哪些?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
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赤壁斗智
刘备率军到了夏口(今湖北汉口)之后,诸葛亮说:“如今态势紧急,我请求亲赴江东求救于孙权。”当时孙权率领军队驻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观望事态的发展。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
诸葛亮为孙权分析局势:“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把部众聚集在汉水之南,打算与曹操争夺天下。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势力,基本上占据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所以刘豫州逃到了这里。
接着,诸葛亮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
“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
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
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
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3、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4、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5、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6、三气周瑜
东吴水师都督周瑜,为借荆州一事,屡向刘备索讨。所有计划终归失败,业已二次受诸葛亮之气。周瑜耿耿不忘,欲遣鲁肃为刘氏代取西川,换还荆州,实则欲出其不意,袭取荆州,不料又被诸葛先生识破。
周瑜领军至城下,赵云严阵以待。周瑜知道有准备,不敢攻城,传令回军。诸葛亮早派关公、张飞、黄忠、魏延,分四路杀来。气的周瑜箭疮迸裂,坠于马下,退于巴邱。探知刘封、关平又截住水路。
诸葛亮送书于周瑜,陈述利害,嘲笑周瑜不达时务。拆阅后,周瑜即气死。临终,荐举鲁肃,继任水师都督,统驭东吴兵马。
7、馒头
话说诸葛亮平定孟获班师回朝,过泸水而不得,按习俗需要拿49个人头祭祀,次日诸葛亮用面粉和面裹以肉做成人头状顶替人头用以祭祀。
自此以后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时除了猪,牛,羊外多了馒头;另表:馒头原来是指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是称为蛮头,后改用馒头用以避讳,再后加了食旁成为现在的馒头。
8、孔明灯
孔明灯流传至今的孔明灯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9、求娶黄月英
诸葛亮随叔父逃乱来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孤独的诸葛亮游走襄阳,结交朋友,拜见师长,见识和学业大长。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不料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
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去,显示出学识才华,但他曝出自己女儿非常丑。诸葛亮若想娶一个漂亮媳妇的话,就另请高就。诸葛亮下定决定,再次登门求婚,黄月英提出一系列难题难住了诸葛亮。
为了和才女黄月英成婚,诸葛亮用毅力、智慧并巧借朋友之势,终于战胜了黄家父女设立的一道道难关,最终赢得美人心。
10、病重而逝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推出雕刻成诸葛亮模样的木雕并率领大军回返,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木雕),认为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飞马撤退。
奔行数里,司马懿数次问左右将领:“诸葛亮还活着吗”?众将俱回:“还活着”。司马懿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你是否需要了解?
诸葛亮一生事迹概括
诸葛亮一生事迹概括:1、七擒七纵:诸葛亮抓了孟获七次放了六次,这倒霉汉子终于落不下脸面,信服的拜在诸葛亮帐下。2、空城计:危急之下诸葛亮命人打开城门,又让几个老兵在那扫街。司马懿不敢冒进,退二十里探虚实,等查明真相,赵子龙的援军已到。3、火烧赤壁: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吴抗曹,联合庞...
诸葛亮的事迹简写20字
三、火烧赤壁 诸葛亮与庞统策划连环计,让曹操的船相连,然后利用东南风,黄盖成功放火,火烧赤壁,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四、空城计 司马懿大军来到西城,诸葛亮打开城门,自己在城头抚琴,司马懿疑有伏兵,退军探查,诸葛亮成功脱险。五、七擒七纵 诸葛亮南征时,多次捉住孟获,又多次放他回去,最后...
诸葛亮典型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典型事迹 一、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最为人称道的智谋之一。当时,孙权与曹操交战,诸葛亮利用天文知识,算出会有大雾天气,便带领草船靠近曹军水寨。由于雾大,曹军谨慎行事,放箭射击。诸葛亮巧妙地利用这一机会,成功借得曹军的箭矢,增强了东吴的军备。这一事迹充分展示了诸葛...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一、智勇北伐 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五次北伐。他智勇双全,以出奇制胜、火攻等策略多次击败曹魏军队,力图统一中原。二、草船借箭与借东风 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利用智谋借曹操之箭成功完成装备补给。随后在赤壁之战中,成功借得东风,为火攻提供了必要条件,助...
诸葛亮一生中有什么著名的事迹
1、空城计 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夙愿,率领大军北伐曹魏,但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藏起旌旗,打开城门,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
诸葛亮主要事迹有哪些?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
诸葛亮的事迹
诸葛亮的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躬耕陇亩:早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在隆中隐居,过着躬耕自给的生活。隆中对策: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占据荆、益二州,联合东吴,三分天下的策略,即著名的“隆中对”。初出茅庐: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三国时代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逝,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居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后,诸葛...
介绍诸葛亮事迹
诸葛亮的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上门拜访,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答应出山。锦囊妙计:在刘备前往东吴招亲时,诸葛亮预见到孙权可能使用美人计,便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内含应对之策,最终使刘备成功娶得孙尚香并安全返回荆州。火烧新野:曹操派大军...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