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以上的历史典故(带历史人物的)
三顾茅庐 人物:刘备,诸葛亮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前后三次,终于感动了诸葛亮出山相助。
鸿门宴 人物:刘邦,项羽
秦末汉初,项羽率军至函谷关。
驻扎新丰鸿门,准备讨伐刘邦。
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击刘邦。
项羽不听,第二天项羽在鸿门设宴,刘邦赴宴,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
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霸上,得以脱身。
完壁归赵 人物:赵惠文王,秦昭王,蔺相如
赵惠文王得到和氏壁,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赵惠文王派蔺相如带璧去秦国,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拿回了宝玉。
并威胁秦王划城斋戒,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在秦王斋戒时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返回赵国,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指鹿为马 人物:赵高
秦赵高自知权利大,想要检验朝官是否俯首听命,便在朝会时献上一只鹿,并指着它说是马。
秦二世胡亥笑着说:“丞相搞错了,指鹿为马!”又问左右群臣是鹿是马,有人沉默不语;有人害怕赵高而回答是马;也有人则据实而言。
事后赵高阴谋杀害了那些回答是鹿的人。
从此,人人自危,没有人再敢说赵高有错
乐不思蜀 人物:刘禅,司马昭
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卧薪尝胆 人物:勾践,夫差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攻伐越国。
越败吴胜,夫差将越王勾践,王后以及越国大臣带回吴国为奴。
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
勾践为夫差尝粪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
回到越国的勾践,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栓着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每天醒来,勾贱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最终打败吴国。
望梅止渴 人物:曹操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行军的速度很慢。
曹操心里很是着急。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士兵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物典故不胜枚举。历史人物的故事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陈蕃愿扫除天下;班超投笔从戎;宗悫(què)乘风破浪;祖逖闻鸡起舞等等。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
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2、三顾茅庐: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3、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
历史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经典人物历史典故1、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2、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2022-06-14 · TA获得超过195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4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36.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盘点中国十大历史励志人物故事,很多都是大器晚成的名人,看看这些历史名人给我们什么样的励志启示。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4、范仲淹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
写出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典故及历史人物(至少十个)
刘邦,项羽,王猛,嬴政,赵高,元宏,黄帝,炎帝,大禹,华佗,蚩尤
10个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
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和事件
“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历史上有什么爱国人物的典故
1、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
历史故事人物
历史故事人物:曹刿、吕不韦、蔺相如、孙膑、重耳。1、曹刿(gu):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的一鼓作气典故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齐攻鲁的战争中,建议鲁庄公等待齐军士气衰竭后再出击,最终大败齐师的故事。2、吕不韦:战国末期秦国的商人,他有三千门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