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福建永安抗战遗址
抗日战争时期,永安曾作为福建省的战时省会达七年半之久(1938年8月-1945年5月)。
当时,随省 *** 内迁永安的 *** 机关、 军警机构、金融单位、大中专学校以及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多达一百多个,一批 *** 人、爱国进步文化人士也相继汇聚永安。
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这些 *** 人、爱国进步人士不顾个人安危,奋然而起,以笔作为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进步文化活动,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战时的永安,有9个出版社、19家印刷所、15家书店,先后出版了13种报纸、129种期刊、700多种图书,形成了一个抗日情绪高涨、进步文化繁荣的局面,为推动全面抗战,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繁荣东南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在当时的国统区仅次于重庆和桂林。
时过六十多年后,这些当年的抗战遗址目前还较完整的保存有省 *** 办公地(现永安文庙),中国 *** 直属台湾党部(文龙村土堡),省主席陈仪、刘建绪公馆(吉山春谷斋,现春谷山庄),省教育厅(吉山“刘氏宗祠”),省立音乐专科学校(现吉山酒厂),省立永安中学(吉山“东方月”),省防疫大队(吉山“萃园”)等20余处,且大部分集中在吉山村。
吉山村位于永安城区西南郊5公里处。
2004年,永安市人民 *** 对当年省 *** 的办公地――永安文庙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并设立了抗战进步文化陈列馆,展出了大量的抗战实物。
2005年,又投资30多万元将吉山挹秀楼开辟成永安抗战文化名人馆,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形式介绍了在抗战时期为永安的抗战事业做出贡献的45位名人,还整修了22座抗战遗址及古民居,
你是否需要了解?
详细介绍福建永安抗战遗址
吉山村位于永安城区西南郊5公里处。2004年,永安市人民 *** 对当年省 *** 的办公地――永安文庙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并设立了抗战进步文化陈列馆,展出了大量的抗战实物。2005年,又投资30多万元将吉山挹秀楼开辟成永安抗战文化名人馆,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形式介绍了在抗战时期为永安的抗战事业做出贡献...
古街十三行地址在哪里?
古街十三行的地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吉山抗战文化遗址(泉南高速公路北)。古街十三行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承载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和历史传承。这里曾是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时期的重要场所,众多文化学术团体、编辑单位、出版社和印刷所等纷纷聚集于此,使永安成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据统计,当时有文化学术...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遗址地址在哪里?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大湖镇的大湖村和坑源村。这个遗址群具体包括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等建筑,总建筑面积为9822平方米。该遗址不仅是永安抗战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福建省立师范学校百年办学历史的重要遗迹。如今,它已成为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
北陵公园福建北陵
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区西南五公里处的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乡吉山乡,北陵风景点坐拥"金山银水"的美誉,坐落在文川溪的优美景色之中。在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政府曾长期驻扎在吉山长达七年半,这里曾是40多个省直机关的所在地。如今,仍有众多抗战文化遗址留存,如福建省主席公馆及其防空洞、最高法院闽浙赣分...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遗址地址在哪里?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大湖镇,具体在大湖村和坑源村。这个遗址群由赖荣厝、大厝、上晶厝、赖氏家庙、若驹公房等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为9822平方米。福建省立师范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当时陈宝琛在福州创办了全闽师范学堂。1936年,该学校与省立莆田、尤溪等四所学校合并为...
上厝地址在哪里?
上厝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具体地址在吉山抗战文化遗址附近,泉南高速公路北侧。这里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抗战文化遗址,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窗口。上厝的抗战文化遗址见证了那个特殊时期的艰难岁月。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当年抗战的艰辛与英勇,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些遗址...
福建永安有什么好玩的
1、鳞隐石林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桃源洞风景名胜区(4A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4、永安抗战旧址群(红色经典景区、革命遗址)福建省永安有什么比较好玩的吗 江滨公园 类型:公园 江滨公园是三明市永安市的一座优美的公园,位于...
福建.永安的传说
二、基本情况 位于闽中偏西,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因境内九龙溪与巴溪汇合于城区西,形似燕尾,故别名“燕城”,市标为“群燕腾飞”雕塑,市树为香樟,市花为含笑。明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达7年半之久,许多名噪当代的...
永安刘氏宗祠位于哪里
刘氏宗祠位于永安下吉山中心,这里是抗战时期省教育厅所在地、古祠堂,市级文物保护点。刘氏宗祠又名"崇仁堂",坐北向南,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595平方米。每年农历九月初一,上下吉山村刘姓后代在此祭祀开基吉山的第一代始祖刘贵三(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从渔_迁吉山)。因是刘氏大宗祠,所以常...
刘氏宗祠永安刘氏宗祠
作为刘氏大宗祠,崇仁堂常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是众多抗战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部分。永安刘姓是中国第四大姓,其根源可追溯至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刘交。刘姓入闽始祖刘赐在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从江西迁至剑浦(今南平)。刘氏族人经过几代迁移,最终第五代刘章在南宋时期迁至永安大湖岭,成为永安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