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歌诀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滕王阁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黄庭坚《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斸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得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二十八宿值日占风雨阴晴歌诀:
春季:
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娄胃乌风天冷冻,昴毕温和天又明, 觜参井鬼天见日,柳星张翼阴还晴, 轸角二星天少雨,或起风云傍岭行, 亢宿大风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风声, 箕斗蒙蒙天少雨,牛女微微作雨声。
夏季:
虚危室壁天半阴,奎娄胃宿雨冥冥, 昴毕二宿天有雨,觜参二宿天又阴, 井鬼柳星晴或雨,张星翼轸又晴明, 角亢二星太阳见,氐房二宿大雨风, 心尾依然宿作雨,箕斗牛女遇天晴。
秋季:
虚危室壁震雷惊,奎娄胃昴雨霖庭, 毕觜参井晴又雨,鬼柳云开客便行, 星张翼轸天无雨,角亢二星风雨声, 氐房心尾必有雨,箕斗牛女雨蒙蒙。
冬季:
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娄胃雨声天冷冻,昴毕之期天又晴, 觜参二宿坐时晴,井鬼二星天色黄, 莫道柳星云霹起,天寒风雨有严霜, 张翼风雨又见日,轸角夜雨日还晴, 亢宿大风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风声, 箕斗二星天有雨,牛女阴凝天又晴. 占卜阴晴真妙诀,仙贤秘密不虚名, 掌上轮星天上应,定就乾坤阴与晴。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唐李白《游太山》诗之三:“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孔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柳永《望 海 潮 》 重湖叠山巚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员。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五、诗句与人
1、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14、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15、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16、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17、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纪时法
日出5-7;食时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时15-17;日入17-19;黄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5。
参考资料:文学常识-百度百科
炎黄二帝华夏肇,承天景命行禅让。
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建宗庙。
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牛羊猪。
少牢无牛诸侯祭,谒庙家祭祖道禊。
夏商周朝立宗法,公侯伯子男五爵。
妻生嫡子妾生庶,嫡承王爵庶分封。
卿士大夫治一方,男臣女妾本奴隶。
借贷傅别明债权,质剂买卖立契约。
奴隶牛马质长券,兵器珍异剂短契。
庶人黎民是百姓,布衣黔首成编户。
巫医乐师和百工,褐夫韦带身贫贱。
褒衣博带儒生装,夷蛮戎狄看左衽。
春朝秋觐是定期,小聘年年大夫去。
大聘派卿去代劳,五年躬亲见天子。
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折腰膜拜心敬仰,稽首九拜最隆重。
作揖空首君还礼,揖让拱手宾主间。
褒拜再拜言两次,平辈等职作顿首。
虚左待客有规矩,长跪庄重莫箕踞。
坐西面东最尊贵,坐北向南是次位。
坐南面北位不高,最下坐东面西侍。
愚鄙卑敝仆窃微,伏惟陨首结草谨。
家大舍小令外人,谦恭有礼受教化。
殷序周庠到太学,三教九流出圣人。
国子监归祭酒管,博士教授是学官。
三纲定位君父夫,五常仁义礼智信。
孝悌忠义树家风,齐家治国平天下。
初度襁褓孩提幼,总角垂髫笑晏晏。
九龄黄口学指数,幼学十岁习句读。
金钗豆蔻女儿家,十五及笄已成年。
束发志学男十五,弱冠成人到二十。
取字方便平辈称,厌恶他人直呼名。
显示志趣号敬意,郡望籍贯不忘本。
斋名官爵可兼称,建功立业荫后人。
剖符丹书不担忧,察举征辟被选荐。
氏明贵贱姓别婚,乌纱深衣科举得。
《论语》《大学》加《孟子》,
“四书”《中庸》要牢记。
《诗》《书》《礼》《易》带《春秋》,
儒家五经影响深。
找到《乐经》全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会。
童生院试考秀才,生员第一称案首。
乡试秋闱出举人,举人还数解元棒。
会试春闱考贡士,院乡会殿层层考。
殿试皇帝来策问,殿试揭晓传胪仪。
金榜题名入仕途,进士及第分三甲。
一甲三人称鼎甲,状元榜眼加探花。
二甲三甲各若干,两甲第一曰传胪。
连中三元人不多,同榜进士皆同年。
脱褐易赭入班列,银鱼绯衣证身份。
吏部考功明陟镌,封赏除授拜官职。
升迁拔擢进加官,转迁徙改出调职。
兼领行摄署假权,一官两职人能干。
左迁贬谪窜放降,罢黜夺免回桑梓。
闾阎什伍到里甲,徭役丁税输朝廷。
北门南牙分曹治,北省南台设掾吏。
三省六部职责清,中书门下尚书省。
草拟诏旨中书令,中书舍人侍郎下。
审核诏书黄门监,黄门侍郎给事中。
诏命执行尚书令,左右仆射做副手。
吏部天官管文官,户部地官收赋税。
礼部春官看典章,祭祀科举加外交。
兵部夏官选武官,军饷钱粮户部给。
刑部秋官掌法律,刑狱诉讼他决断。
工部冬官兴土木,屯田水利工程多。
单门双户建房屋,堂前室后东西阁。
序牖北向开窗户,东阼西阶连厢榭。
宗庙皇宫观阙高,祸起萧墙是内乱。
接遇宾客大鸿胪,将作大匠建宫庙。
手工制造大司空,司马太尉主邦政。
租税钱谷大司农,均输盐引创收支。
大理市卿平冤案,按察采访纠善恶。
皇帝顾问大学士,记录言行起居注。
谏官保氏文王创,规劝皇帝拾遗责。
禁宫守卫执金吾,翰林院里庶吉士。
刺史别驾乘传车,郡守俸禄二千石。
郡县督邮做佐吏,太子洗马侍东宫。
僚属从事经略使,侍中侍郎枢密使。
宦海沉浮经历过,乞身告老归故里。
解官致仕乞骸骨,请老移疾是婉辞。
不禄而卒填沟壑,活受封赏死得赠。
人去有谥显褒贬,不论官谥和私谥。
天子身殂山陵崩,皇后殡天诸侯薨 。
尊号庙号加谥号,东宫践祚要改元。
肇始建元汉武帝,年号干支来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天干还有辛壬癸。
十二地支从子始,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后跟随,干支纪年立春起
循环组合一甲子,度日如年最难熬。
朔朏望晦看月相,夜半鸡鸣到平旦。
日出食时升隅中,日中日昳到晡时。
日入黄昏人定后,三更五鼓又一天。
日旬月期满一年,元日新春换桃符。
上元灯节吃元宵,寒食清明思先人。
端午龙舟吊屈原,七夕乞巧望鹊桥。
中秋月圆多思念,重阳登高菊花酒。
春分社日祈丰收,除夕守岁又一年。
人生苦短悲迟暮,而立不惑倏忽间。
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耳顺称花甲。
七十古稀悬车年,八十耄耋过伞寿。
百岁高寿是期颐,双稀双庆世难有。
殓窆攒宫葬死者,近亲斩衰穿三年。
齐衰如期穿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
缌麻五服礼最轻,袒免奔丧五服外。
五声八音十二律,黄钟大吕演宫调。
传统文化包罗广,细细品读巧记诵。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
三皇五帝古中国,六合八荒定九州。炎黄二帝华夏肇,承天景命行禅让。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建宗庙。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牛羊猪。少牢无牛诸侯祭,谒庙家祭祖道禊。夏商周朝立宗法,公侯伯子男五爵。妻生嫡子妾生庶,嫡承王爵庶分封。卿士大夫治一方,男臣女妾本奴隶。借贷傅别明债权,质...
古代文化常识六律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二十八宿值日占风雨阴晴歌诀: 春季: 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娄胃乌风天冷冻,昴毕温和天又明,觜参井鬼天见日,柳星张翼阴还晴,轸角二星天少雨,或起风云傍岭行,亢宿大风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风声,箕斗蒙蒙天少雨,牛女微微作雨声。 夏季: 虚危室壁天半阴,奎...
常识速记口诀歌
神经系统速记歌诀(一)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
常识歌诀图像法速记09-10:九畿
口诀速记 "厚垫男,踩帷幔,椅振翻",这简短的三句话,巧妙地串联起了九畿的名称。"厚垫男"代表侯,"踩帷幔"暗指甸,"椅振翻"则对应男。通过这些同音字的巧妙转换,让记忆更加轻松。助记图像 想象一块垫子逐渐变厚,象征着从中心向外扩展,依次是男性守护的侯地,轻盈地踩过一层层帷幔,深入...
出身古代文化常识
5.古代文化常识知多少 、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 十一、古代军制 1、人的称谓 古代时人的称谓 ·常见称谓 ·特殊称谓 ·中国古代姓氏 2、古代职官 古代职官一览,以及解说 ·古代官职的一览, 详细...
常识歌诀图像法速记09-07:九章律
口诀"盗贼求,不砸锯,虎醒酒",以音韵为引导,通过巧妙的同音字关联,使得学习过程既有趣又高效。不过,为了降低口诀难度,规则略有调整:z\/c\/s和zh\/ch\/sh的发音有所区别,但并不严格区分;前鼻音in\/en和后鼻音ing\/eng同样被放宽处理。当首字重复过多时,取第二个字的同音字作为记忆点。记忆...
三字经是怎么来的
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如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了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内容与作用:《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取材典故广泛,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核心思想包括“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可以了解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莫生气口诀三字经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关于《三字经》...
古代文化常识束发
3.古代文化常识歌诀 三皇五帝古中国,六合八荒定九州。 炎黄二帝华夏肇,承天景命行禅让。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建宗庙。 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牛羊猪。少牢无牛诸侯祭,谒庙家祭祖道禊。 夏商周朝立宗法,公侯伯子男五爵。妻生嫡子妾生庶,嫡承王爵庶分封。 卿士大夫治一方,男臣女妾本奴隶。借贷傅别明...
歌诀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歌诀是一种便于记忆的韵文或整齐文句,常用于表达事物的内容要点。在古代文献中,歌诀的应用广泛,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中提到的酒令,以及康有为《<日本杂事诗>序》提及的方伎医卜歌诀。这些歌诀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赋予知识以韵律感,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歌诀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汤头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