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三国演义》,请说说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俗语等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三个(句,对)
诸葛亮
关于他的就比较多了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警句 1.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2.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頋.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裏,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 三頋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 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5.诸葛大名垂宇宙; 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 七擒七纵 三顾茅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不出茅庐 知三分天下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即生瑜,何生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成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欲擒故纵、鞠躬尽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武侯叹〉: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罗隐的《筹笔怀古》诗日: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费良筹。 时来天地难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盖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八阵碛 北宋 苏辙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隆中 宋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七律·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 南宋 陆游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锦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 陈与义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有感 南宋 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七律·秋晚即事 元 王冕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空城计 纶巾羽扇对应的人物
军事才能: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大军,展现了其超凡的军事智慧和胆略。同时,他常常以纶巾羽扇的形象出现,成为其标志性的装扮。政治成就: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政权的稳固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学与发明:诸葛亮的代表作有...
三国演义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
与诸葛亮有关的经典故事(3个)
诸葛亮的三件事
《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 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
《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 (诸葛亮 )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象征。请你写出有关他的一个故事名称:(三顾茅庐)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友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吴用) ,他的绰号是:(智多星 )。这部作品是:《水浒传 ...
《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刘备:三顾茅庐、刘备哭荆州、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孔明巧布八阵图、孔明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智收姜维、空城计、挥泪斩马谡、六出祁山。
《三国演义》中体现了诸葛亮什么品德?
”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请写出《三国演义》中和诸葛亮有关的两个故事?
多,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用一两句话点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
诸葛亮是一位精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尽职的智者,是智慧的象征。徐庶曾这样把他与自己比较“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又这样赞誉“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_百度...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形象的独终性体现在比“智慧”居于更高层次的“决策”上。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决策活动的描写居支配地位,而且贯串始终。它既是诸葛亮这一彪炳千古的艺术形象的本质和灵魂的根本所在,也是《三国演义》统摄全局、把那近百年间纷纭杂乱的历史事件构成一部有机艺术品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