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土地公是什么神?

作者&投稿:木童 2025-05-16

土地公就是保护地方黎民百姓,使得他们安居乐业的地方神明,就相当于人类古代时候的县令现代的县长之类的,不过人家可是神仙,是在暗中保护人类的。

其实土地公的仙位级别是很小的,就像八品芝麻官一样,不过跟芝麻官不同的是,有的芝麻官是为民做主的好官,而有的却是害人的贪官污吏,仗着自己手里面的一点点职权就贪赃枉法,激起民怨。

而土地公公就比较的和蔼可亲多了,他们永久的保护着一方土地,甘为为生活在他管辖范围内的人类默默付出。

我们应该看到过很多仙侠剧里都有土地公公的身影,大多数他们都是一副小老头的形式出现,而且个子也不会太高。

就是因为土地公公一定要很可爱,所以说用身高较矮的小老头来演才能更加的神似,而且就是因为我们人类生活在土地上面,所以土地公公才被我们“踩”的那么矮了。



土地公的正称是「福德正神」,一般人称他为「土地公」。

传说在帝尧时代,有一位专门教导人们耕种方法的农官,後代的人为了感谢他的恩德,就把他奉为土地神。

另外又有一种传说,说他是一位张姓的收税官,他非常爱护百姓,时常为人们的事情而忙碌,当他死後,人们就为他和张夫人立祠,他们就成为当地的土地公、土地婆了。

土地公很仁慈,而土地婆却很自私,三番两次的劝止土地公帮助人们,所以人们就不在祭拜土地婆,而只祭拜土地公了。

土地公是每个地方的守护神,所以各地的土地公都有不同的传说故事。现在举其中的一个传说让大家知道:

从前有一个收税官,名叫张福德。他非常爱护百姓,如果百姓一时缴不出税,他会宽缓些日子;要是真的没有能力缴税,他就自己拿钱贴补;百姓遇到困难,他也会尽力去帮助他们。每天就看著他流著汗在田埂间、市街上奔来跑去,为人们的事情而忙碌。

他死後,新任的税官很坏,他不但催逼百姓纳税,更时常虐待他们。没多久,大家就非常受不了,感到痛苦万分。百姓怀念张福德的好处,於是在田野中风景最好的地方为他和张夫人立祠,尊称他为[ 福德正神 ],他们就成为当地的土地公、土地婆了。百姓们常去烧香祭拜,向土地公祈求庇佑。

土地公很仁慈,笑容满面,平常乐善好施;而土地婆却很自私,整天都板著面孔。土地公看见世界上许多穷苦的人,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便设法使他们致富,使他们能过舒适的生活─当土地婆知道这件事後,却加以劝阻,以後土地公就不再帮助别人致富了。後来土地公看到有人死了,他的家人哭哭啼啼的,实在悲伤,又动了恻隐之心,想设法使死人复活过来,好让丧家转悲为喜─土地婆知道後,又加以劝阻,土地公於是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由於土地婆三番两次的劝止土地公帮助人们,所以人们就不再祭祀土地婆,而只祭祀土地公了。

土地公的正称是[ 福德正神 ],民间称他为[ 土地公 ]、[ 土地公伯仔 ]。

土地公相当於村长,是社神,负责考察聚落内人民的言行、善恶。

台湾的土地公神像,大都是头戴员外巾,身穿员外帔,长著长长的胡须,圆圆红润的脸,右手拿著金元宝,左手内掩( 护著元宝,免得钱财外流 ),坐在椅上,露出慈祥的微笑,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也有右手拿玉如意,左手拿金元宝的。

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土地公神像,手上拿的东西却不一样─右手拿的是柺杖,左手拿金元宝。( 据说柺杖是土地公的法器,利用它,土地公可以随时变成各种各样的人 )而土地婆则坐在他的右边,手上也是拿著柺杖。

在以前,人民的生活祸福与土地公息息相关,凡是生育、成年、结婚和丧葬,都要祭拜土地公;生病、外出、杀猪、盖房子,或受冤枉、社会杂事也都要祭拜土地公。

曾翰林官任内阁大学士,於翰林院编修,留在京都,然而却时时思念故乡之伯父母( 因其父母早亡,由伯父母养育成人 )。 在道光二十五年的元宵佳节,曾翰林随圣上驾游天街,玩赏花灯,见景伤情,不觉两泪纵横,奏请辞官还乡,奉养伯父母之晚年。皇上十分器重曾翰林,不准辞官,为嘉慰他的孝行,敕封他的伯父为文都郎,伯母为四品宜人,又赐白沙坑以翰林官神为中心,每年元宵,依照京城一样大迎花灯,让曾翰林的伯父母高兴,这就是白沙坑迎花灯的由来。

在日据时代,因为怕盟军夜间空袭而实施灯火管制,文德宫仍然能够突破困难,年年恭迎花灯,民国三十四年,更想出白天迎花灯的变通方式,创下自道光二十五年赐旨迎花灯,到现在一百五十多年未曾中断的奇迹,而成为此地的特色。

土地公虽然地位较低,比不上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妈祖、等的神格高,却是民间最普遍供奉的神明,数目多得无法统计。

小的土地公祠,可能只立个土地公小神像,外加个小香炉而已,或是在红纸上书写[ 福德正神神位 ],贴在壁上;甚至在路旁也可看到只刻著[ 土地公 ]三个字的小石柱。大的土地公庙,还祀有他的配偶神─[ 土地婆 ],和他的属神─[ 文判官 ]、[ 武判官 ]、[ 虎爷 ]。

据说,土地婆很自私,心肠不太好,所以人们不愿祭祀她。文判官拿毛笔,站在土地公的左边;武判官拿令牌,站在土地婆的右边。他们是土地公的手下,负责调查人间善恶。虎爷被供奉在神案底下,受土地公的驱使。虎爷是象徵避邪、驱逐魔鬼和疫疠的动物。相传虎爷能治小孩的[ 生猪头皮 ]( 腮腺炎 ),只要用金纸抚摸虎爷的下颚,然後贴在患部,就可以治好了。

通常大庙里面都备有香烛、金纸、神杯、签诗等物品,供人烧香膜拜,并藉与土地公沟通,获悉土地公的旨意。

土地公庙旁,通常种有榕树、茄苳树、龙柏、苦楝树等,可为土地公遮荫。有的榕树、茄苳树甚至因为年代久远,枝干茂密粗大,而成为[ 榕树公 ]、[ 茄苳王 ],受人朝拜供奉呢!

土地公公就是掌管一些关于地方上的人事物的神仙,所以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地方神仙,百事通的既视感吧,小神仙

土地公是福德正神,金身小庙也小,不过土地爷的神职管理范围很广,在则土地爷在道观寺院,民间信仰的地位也不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有赞同的吗?

土地公,是地方上,大善人,积德成神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什么不能乱拜土地公
在中国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为中国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其供奉的土地庙属于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

土地之神在风水墓地中起什么作用
土地神有各种称谓,包括伯公、大伯公、福德正神、福德老爷、土地公公、土地伯公、福德公、土地公、土地爷、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社神、社公、社官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福德正神,民间俗称土地公,亦有称为福德爷、伯公、大伯爷、后土或简称土地。关于福德正神的传说也...

土地之神在风水墓地中起什么作用
土地神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包括伯公、大伯公、判态帆福德掘雹正神、福德老爷、土地公公、土地伯公、福德公、土地公、土地爷、福德、土公、土地、土伯、土正、社神、社公、社官等。3. 土地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实际上是对大地的崇拜。福德正神,民间通常称之为土地公...

土地公土地婆是干嘛的?
土地神也是民间信仰、道教神话传说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护者,是与那方土地形成共存的神,所以在那方土地的土地公才会什么都知道。作为地方守护神,尽管地位不高,却是中国民间供奉最普遍的。以前为他们建立的神庙几乎遍布每个村庄。传说土地也可以随意上天,但是为了百姓而留了下了。...

都是收到供奉,城隍爷和土地公有什么区别?
1. 城隍爷和土地公的定义和含义不同。城隍爷通常是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而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社神等,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主要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2. 城隍爷和土地公的来源和起源不同。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土地公则...

土地爷是地仙还是鬼仙
土地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负责掌管一方土地的正神,住在地下,靠着香火供奉,吸收能量,是神仙中级别最低的,俗话说“别拿土地爷不当爷”。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中国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

土地公是什么神
土地公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福德正神、社神等。以下是关于土地公的详细介绍:身份与称号:土地公被尊称为福德正神或社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的重要神灵之一。信仰地区:在中国南方地区,如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土地公受到广泛奉祀。来历与祭祀:土地神的称号虽多,但其来历与中国古代社会所祭“天...

农村神位有哪些
农村神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土地公神位 土地公,又称土地公公或地公,是民间信仰中的守护土地的神祇。在农村,土地公神位通常设在土地庙或家中。人们认为土地公能保佑五谷丰登、财源滚滚。二、灶神位 灶神,即厨房之神,是家庭中的守护神之一。在农村,灶神位的设立十分重视,因为它与家庭的日常生活息...

土地公与灶王爷是同一个神吗
1. 土地公与灶王爷是不同的神祇。土地公,亦称福德正神,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普遍供奉于全国各地。2. 土地公本名张福德,传说中他自幼聪颖且孝顺,成年后为朝廷总税官,以清廉著称,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因前任税官贪婪不堪,人民怀念他的善政,建庙祭祀,尊奉他为“福德正神”...

民间土地公是什么神?
土地公就是保护地方黎民百姓,使得他们安居乐业的地方神明,就相当于人类古代时候的县令现代的县长之类的,不过人家可是神仙,是在暗中保护人类的。其实土地公的仙位级别是很小的,就像八品芝麻官一样,不过跟芝麻官不同的是,有的芝麻官是为民做主的好官,而有的却是害人的贪官污吏,仗着自己手里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