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四大名著的书名,作者及朝代里面的人物各五个每本书里的两个歇后语 关于四大名著里人物的歇后语

作者&投稿:麻豪 2025-05-20
写出四大名著的作品,作者及其中人物,人物歇后语,四大名著都要

  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作者分别是: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三个臭皮匠--顶
  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水浒传》歇后语大全
  贼去了关门——迟了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
  花木瓜——空好看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红楼梦》的歇后语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西游记》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猪八戒戴花——自美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如来观音----假夫妇
  六小零童----孙行者
  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
  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牛头马面
  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西游记》剧组开会——聚精会神
  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猪八戒背媳妇:舍得花力气
  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
  猪八戒吃黄连:苦了大嘴的
  猪八戒吃人参果:苦了大嘴的
  猪八戒吃猪啼:自残骨肉
  猪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欢
  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
  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
  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
  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
  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猪八戒发眸气:又丑又恶
  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
  猪八戒过火焰山:倒把一耙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
  猪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
  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
  猪八戒卖炒肝:这是哪道肺
  猪八戒卖凉粉:样数不多,滋味不少
  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
  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
  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猪八戒相亲:怕露嘴脸
  猪八戒想娶媳妇:一厢情愿
  猪八戒肖媳妇:心甘情愿
  猪八戒招亲:黑灯黑人
  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堪
  猪八戒照像:自找难堪(看)

一、《三国演义》
1、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2、主要人物
①、刘备
刘备(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②、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3、主要内容
故事开始黄巾兵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二、《西游记》
1、作者
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2、主要人物
①、孙悟空
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②、沙僧
沙僧,又叫沙和尚、沙悟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在书中也称黄婆,土母、刀圭,五行属土,俗称沙和尚、沙僧。
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
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又称唐三藏或唐僧,俗名陈祎)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3、主要内容
《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
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三、《水浒传》
1、作者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
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2、主要人物
①、宋江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原为山东省郓城县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零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并曾带兵征讨祝家庄和高唐州。
晁盖死后继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最后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
②、李逵
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得到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
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后因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虎。
李逵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3、主要内容
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四、《红楼梦》
1、作者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
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2、主要人物
①、贾宝玉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
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②、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么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3、主要内容
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众女子的爱恨情愁。
而在这同时又从贾府由富贵堂皇走向没落衰败的次线反映了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历程和这个看似华丽的家族的丑陋的内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名著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代)
人物: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观音菩萨
相关歇后语: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清代)
人物: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晴雯、妙玉
相关歇后语: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人物:
宋江、晁盖、武松、林冲、鲁智深
相关歇后语: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
人物:
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关羽
相关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


你是否需要了解?

1、请分别写出我国的四大名著,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故事情节(至少三个...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 元末明初人 故事:吴用智取生辰纲;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雪夜上梁山;汴京城杨志卖刀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约1330年—约1400年) 元末明初人 故事: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赵云曹军中七进七出;火烧赤壁 西游记 作者...

写出四大名著的书名,作者及朝代里面的人物各五个每本书里的两个歇后语...
作者:吴承恩(明代)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观音菩萨 相关歇后语: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晴雯、妙玉 相关歇后语: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

中国四大名著的作者、朝代、主要人物、人物性格、精彩章节分别是什么...
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朝代:明朝 主要人物:以宋江为首的108好汉 人物性格:林冲,前期委屈求全,后期勇猛果敢,文武双全,成熟稳重,重义气。鲁智深,好打抱不平,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粗中有细,直爽的热心人。武松,直爽暴躁,好打抱不平,胆大心细,乐于助人,但谋略不足。精彩章节:武松...

中国四大名著书名以及作者姓名朝代
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10?——1582?),明代。3、《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清代。

写出四大名著及作者朝代并列出其中的典型故事及人物
一、我国四大名著是指《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四部古典小说;二、《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明朝人,此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其中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观音等。典型故事: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真假孙悟空等。 三、《三国演义》的作...

四大名著的作者、书名及朝代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出生于江苏一代,兴化白驹场人。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正确性有所争议,也有查无此人之说。主要是水浒传一书作者素有争议,有一考为该书根本非施耐庵所写,而是罗贯中所写。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将作者写做施耐庵和罗贯中。 【西游记】 明 吴承恩(约...

四大名著的人物、作者、朝代、书名有吗
书名方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与《红楼梦》分别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这些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它们各自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作者均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他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四大名著的作者,朝代,主要人物(3个以上)?
四大名著分别是: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主要人物: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等。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主要人物:宋江、林冲、吴用、高俅等。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朝。

四大名著的作者及朝代主要人物有哪些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至今仍有争议,但最广为接受的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西游记》由明代的吴承恩撰写;《红楼梦》则出自清代的曹雪芹之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是一位元末明...

四大名著作者及主要人物,还有和主要人物的相关事件
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