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分离的方法有哪些?分别如何操作 如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作者&投稿:郯喻 2025-05-14
如何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中提取DC细胞

采集方法: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方法与成分血的单采术类似,即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组分。多采用分离淋巴细胞的程序分离。一般情况下行大静脉穿刺即可,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尤其是小儿) 时需中心静脉穿刺。采集成人时的血流速度为5060m1/min,每次分离46循环(约34h),分离血液的总容积9L,依据情况连续或隔日采集。对儿童采集时 的血流速度和分离的总容积依年龄和体重而定。

目前常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直接分离和纯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方法:
  1. 在短中管中加入适量淋巴细胞分离液。
  2. 取肝素抗凝静脉血与等量Hank's液或RPMI1640充分混匀,用滴管沿管壁缓慢叠加于分层液面上,注意保持清楚的界面。水平离心2000rpm×20分钟。
  3. 离心后管内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和Hank's液,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中层为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如下图),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此外,还含有血小板。

  4. 用毛细血管插到云雾层,吸取单个核细胞。置入另一短中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Hank's液或RPMI1640,1500rpm×1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
  5. 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重悬细胞。取一滴细胞悬液与一滴0.2%台盼兰染液混合,于血球计数板上,计数四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
  单个核细胞浓度(细胞数/1毫升细胞悬液)=
         4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
         ────────── × 104×2(稀释倍数)
              4
  6. 细胞活力检测:死的细胞可被染成兰色,活细胞不着色。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活细胞百分率。
             活细胞数
     活细胞百分率=────── ×100%
             总细胞数
  用本法分离PBMC,纯度在90%以上,收获率可达80~90%,活细胞百分率在95%以上。  

外周血中除红细胞外,还有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等,通常是分离这些血细胞的重要来源。其分离方法有四种:自然沉降法、差异沉降法、氯化铵分 离法、Ficoll分离法。
1、自然沉降法:
将无菌抗凝血放入试管中,在37℃水浴中静置,自然沉降1-2h,可见到红细胞下沉,并有明显分层,上层血浆中富含有大量的 和淋巴细胞,下层主 要为红细胞。此方法简便但各层中的细胞种类多,不纯。血浆中虽以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但也含有血小板,大单核细胞和少量红细胞。下层虽以红细胞为主,但 也有上述各种细胞,此法适用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差异沉降法:
用6%的右旋糖酐或3%的明胶溶液无菌消毒后,分装于中试管中,由于这些物质能使红细胞形成“串状”,比粒细胞、淋巴细胞沉降速度快,因而可使红细胞与白细胞、淋巴细 胞分离开。其方法如下:用6%的右旋糖酐溶液5-10ml,经抗凝血5ml加入上层中混合后静置于37℃水浴中30-60min,即可见红细胞下沉,上层富含大量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下层为红细胞,使两者易于分离开, 取上层可用于粒细胞、淋巴细胞培养和实验,下层可用于红细胞培养和实验,经PBS洗3次后即可加入培养基培养,可用于天然白细胞干扰素的诱生和生产。此法 分离的细胞纯度也不高。
3、氯化铵分离法:
0.83%氯化铵(NH4CL)可使红细胞破裂,通常将分离获得的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混有的少量的红细胞用0.83%氯化铵进行裂 解,以排除红细胞的干扰。另外,此法也适合大量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分离制备,在天然白细胞干扰素诱生和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方法如下:
将中心血站供应的健康人外周血离心分离白细胞黄层悬液先经2000r/min离心20min,吸出上清血浆,将下层的红细胞、白细胞混合后,加入0.83 氯化铵,用量为血细胞悬液液量的3倍,于4℃作用20min后离心弃去上清。
在沉淀层中再加入新鲜0.83氯化铵混匀后于4℃作用20min,以便彻底清除红细胞,离心弃上清。
收货下层的细胞用PBS洗3次后,再用含5%人AB型血清的(含100U/ml卡拉霉素)培养基制成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8-10)x10^9个/L,分瓶加塞在 37℃普通培养箱中旋转培养(12r/h)。
混悬细胞时若加入干扰素诱导剂(NDV-F)诱导22h,收货上清就可生产白细胞干扰素。此法分离的细胞纯度更差。
4、Ficoll分离法:
采用Ficoll和泛影葡胺配制而成的淋巴细胞分离液,通过2000r/min离心后可使血细胞以不同相对密度分离开,如分离淋巴细胞可选用相对密度 1.077的分离液;若分离血小板可用相对密度1.090的分离液,若分离骨髓中的单核细胞常用相对密度1.120的分离液,现以淋巴细胞分离为例,方法 如下。
取中心血站供应的抗凝血细胞或初步分离的白细胞黄层细胞悬液,用无钙、镁离子的PBS稀释3-4倍。
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事先分装于离心管中,使其沉于管底,并在37℃中预热。
用吸管将经稀释的血细胞悬液沿离心管壁缓慢加入,不让细胞悬液冲破分层液界面,使其悬于分层液上方。
以2000r/min离心20min后,不同细胞可依相对密度不同而分布于各位置上,由于红细胞在Ficoll作用下成串下沉,故在离心管中分布在Ficoll层下方,淋巴细胞分布在Ficoll层上方。
收集浑浊带分离获得的淋巴细胞,用无钙、镁离子的PBS洗3次后,再用培养基洗1次后计数,分瓶培养。
此法分离获得淋巴细胞纯度高。
分离液的制备:9% Ficoll(20℃下相对密度约1.020)24份与33.4%泛影葡胺(用泛影钠或Conray400也可,在20℃下相对密度约1.200)10份 混合后,将其相对密度调至1.077金额可获得淋巴细胞分离液,于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室温保存备用。若配制高相对密度的分离液用加入高浓度 泛影葡胺来调整,若配制低相对密度的分离液用稀释的Ficoll来调整。
望采纳

外周血细胞分离的方法有:自然沉降法、差异沉降法、氯化铵分 离法、Ficoll分离法、阿法拉伐离心分离。

1、氯化铵分离法:

0.83%氯化铵(NH4CL)可使红细胞破裂,通常将分离获得的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混有的少量的红细胞用0.83%氯化铵进行裂 解,以排除红细胞的干扰。方法如下:

将中心血站供应的健康人外周血离心分离白细胞黄层悬液先经2000r/min离心20min,吸出上清血浆,将下层的红细胞、白细胞混合后,加入0.83 氯化铵,用量为血细胞悬液液量的3倍,于4℃作用20min后离心弃去上清。

在沉淀层中再加入新鲜0.83氯化铵混匀后于4℃作用20min,以便彻底清除红细胞,离心弃上清。

收货下层的细胞用PBS洗3次后,再用含5%人AB型血清的(含100U/ml卡拉霉素)培养基制成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8-10)x10^9个/L,分瓶加塞在 37℃普通培养箱中旋转培养(12r/h)。

混悬细胞时若加入干扰素诱导剂(NDV-F)诱导22h,收货上清就可生产白细胞干扰素。此法分离的细胞纯度差。

2、Ficoll分离法:

采用Ficoll和泛影葡胺配制而成的淋巴细胞分离液,通过2000r/min离心后可使血细胞以不同相对密度分离开,如分离淋巴细胞可选用相对密度 1.077的分离液;若分离血小板可用相对密度1.090的分离液,若分离骨髓中的单核细胞常用相对密度1.120的分离液,现以淋巴细胞分离为例,方法 如下。

取中心血站供应的抗凝血细胞或初步分离的白细胞黄层细胞悬液,用无钙、镁离子的PBS稀释3-4倍。

将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事先分装于离心管中,使其沉于管底,并在37℃中预热。

用吸管将经稀释的血细胞悬液沿离心管壁缓慢加入,不让细胞悬液冲破分层液界面,使其悬于分层液上方。

以2000r/min离心20min后,不同细胞可依相对密度不同而分布于各位置上,由于红细胞在Ficoll作用下成串下沉,故在离心管中分布在Ficoll层下方,淋巴细胞分布在Ficoll层上方。

收集浑浊带分离获得的淋巴细胞,用无钙、镁离子的PBS洗3次后,再用培养基洗1次后计数,分瓶培养。

3、阿法拉伐离心分离

阿法拉伐(Alfa Laval)一次性连续流碟片离心机CultureOne™系列,可以帮助在分离过程中连续排出高浓度的细胞,提高离心液回收率和离心液透明度

特点:

CultureOne™系列全球首创适用于50L至2000L处理规模的一次性连续流离心机

即插即用的移动模块设计,无需工程配套,可在不同产线间灵活切换

全密闭下进料设计与固相连续带压排放,非常适合高固含量物料,保护细胞完整,得率高

无需进行CIP和SIP,极大缩短批次间切换时间,无蒸汽、水等工程配套,仅220V电源

,无菌快速对接,占地面积仅1平米多,在不同生产线间灵活切换转移。




你是否需要了解?

外周血细胞分离的方法有哪些?分别如何操作
外周血中除红细胞外,还有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等,通常是分离这些血细胞的重要来源。其分离方法有四种:自然沉降法、差异沉降法、氯化铵分 离法、Ficoll分离法。1、自然沉降法:将无菌抗凝血放入试管中,在37℃水浴中静置,自然沉降1-2h,可见到红细胞下沉,并有明显分层,上层血浆中富...

如何分离PBMC
分离PBMC(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常用方法之一是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这种方法基于细胞比重差异,通过离心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层。以下是其具体步骤:(一) 原理:使用比重为1.077±0.001的聚蔗糖(Ficoll)-泛影葡胺(Urografin)(F\/H)分层液。红细胞和粒细胞因比重较大,离心后会沉在管底,而淋巴细胞和...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及由上到下的细胞分层是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及由上到下的细胞分层是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Ficoll液),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红细胞层。

如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 在进行淋巴细胞的研究时,首先需要从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是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此方法基于血液成分的密度差异,能够有效地将单个核细胞与其他血细胞分离。3. 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通常在12天之内完成,但实验操作前需要对细胞进行适当的刺激,以确保细胞活性和实...

如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是: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介于两者比重之间的溶液(称为分层液)作为密度梯度离心,就可得到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单个核细胞的体积、形态和比重与外周血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的比重在1.092左右,单个核细胞的比重...

如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通常采用的是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这一方法依赖于一种称为分层液的溶液,其比重介于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与单个核细胞之间。利用这种密度的差异,通过离心操作,单个核细胞可以从血液中分离出来。PBMCs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体积、形态和比重都...

Elabscience流式课堂 | 裂红or分离液?外周血不同制备方法应用场景
在外周血样本收集后,两种常用的样本制备方法帮助我们提取单细胞:裂红法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裂红法针对红细胞过多的问题,裂红法通过红细胞裂解液,去除红细胞。原理是利用酶破坏红细胞表面抗原,保持白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完整。这种方法优点包括:白细胞保存完好得率高,步骤简单,...

怎样分离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在分离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时,我们需准备一系列实验器材,包括眼科小直剪、小弯镊、无菌塑料滴管、15ml离心管、4mlEP管、培养皿、1ml注射器以及70um尼龙筛网。同时,还需要配备低温离心机。实验所需的试剂包括PBS、HBSS、percoll及其储存液、Histopaque1119,以及小鼠中性粒细胞缓冲液(MNB)。实验材料为8-...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是
【答案】:A 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与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不同,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进行分离。T细胞表面有CD3分子,用CD3抗体包被免疫磁珠,T细胞与之结合,B细胞不能结合。细胞经孵育再通过磁场便能分离。T细胞表面具有SRBC受体(CD2),能与SRBC结合形成花环,使形成花环的T细胞比重增大,沉降速度较快。B细...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PBMC原理及注意事项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常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技术。该方法利用Ficoll溶液的密度差,将血液中的细胞按照比重进行分层,从而分离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PBMC。Ficoll是一种中性多聚糖,其密度适宜,不会破坏细胞。离心后,红细胞和粒细胞因比重较大沉在底部,PBMC则位于液面或悬浮于分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