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宁愿浪费十万只箭也不射火箭?

作者&投稿:恭琼 2025-05-20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这事起源于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于是想要故意陷害诸葛亮于死地,想了个办法,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只箭,没有想到诸葛亮说不用十天,只用三天就能造十万只箭,并且立下军下令状。

三天如何造十万只箭,这事不仅周瑜、鲁肃想不到,就连曹操也不可能想到,而诸葛亮采取的办法就是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私下里向鲁肃借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配了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为幔,束草人数十个于船上,在军令状将要到期的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邀请鲁肃一起前往曹营借箭。

要注意,诸葛亮向曹营进发时是四更时分,也就是凌晨的一点到三点左右,这个时候,即使不是长江江面上,就算是普通的陆地上,也正是起雾的时刻,诸葛亮算准了这一天会起大雾,于是就选择了这一天去曹营。

诸葛亮与鲁肃率领二十条船到五更时分,才到达曹营面前,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条船一字排开,并且让士兵擂鼓呐喊。

要知道当时可是五更时分,也就是凌晨的3点到5点左右,这个时候曹营的大部分士兵肯定是在睡觉,而且是睡得正熟的时候,即使有哨兵,因为长江江面上有大雾,也是看不清楚情况的。

你想想看,凌晨三五点睡得正熟的时候,忽然来一阵擂鼓呐喊,又搞不清楚情况,即使是曹操本人来了,也无法分辨出了啥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声音出处放箭,这既是本能反应,又是无奈之举。

当时的弓箭作为唯一的远程武器,是进行远距离攻击唯一且有效的手段,除了弓箭真没别的办法了,当时弓箭的射程大概是在300米以内,而有效果杀伤效果是150米以内,如果诸葛亮能借到箭,他所率领的船只一定是在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的。

也就是说,诸葛亮所率领的船只离曹军水营的距离也就是二三百米之内,如此之近的距离,想必声音会传来得相当响亮,曹军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兵,能够根据声音来判断出声源的大概距离,根据经验,曹军判断出敌人也就在二三米的距离之内。

这个距离,不用弓箭用什么?任何人来做决策,都会用弓箭的,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

原因有两个:

1、大雾的天气,并不会因为你用火箭就能看清楚敌人,如果你懂得自然现象,就会发现,火花仍然穿不透雾气,而且是长江上的雾气。反正也看不清,用弓箭不就够了,何必多此一举用火箭呢?不是浪费吗。

2、前面说了,诸葛亮的船队离曹营只有二三米,才在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诸葛亮才能接收十万只箭,并且曹营士兵也从声音来源判断出敌军离自己并不远,这么近的距离,用火箭来射,曹军怕伤了自已。

而且曹营的所有战船都是用铁索锁在一起的,一旦着火,可是致命伤,曹操很明白这一上点,在情况没有完全明朗之前,曹操绝对不会冒失用火箭,万一伤了自已才是最要命的。

3、曹操生性多疑,诸葛亮这边的士兵擂鼓也擂了很久,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攻过来,这不明摆着就是疑兵之计吗?应对疑兵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没有明确敌方的意图,曹操是不可能用火箭的。

况且曹操想着对方肯定就是骗自已射火箭,那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曹操当然不会上当了,事实上曹操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当诸葛亮的船只出现在曹营附近时,身为水军统帅的毛圿和于禁向曹操报告军情时,曹操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有埋伏,不可轻举妄动,只能以弓箭手准备放箭,曹操不令让船上的弓箭手放箭,也让陆地营寨中的弓弩手也放箭。

就这样短短的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诸葛亮的二十条船已经射满了十万只箭,等到曹操发现时,为时已晚,诸葛亮已经率领船只回营了,而且快船跑得快,曹军船只也追不上。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及军队主要将领都是北方人,不熟悉长江天气及水战,而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等人被曹操给杀了,曹操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指挥也有所失误,才是导致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趣闻,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
”那是不是诸葛亮会被气得半死?很有可能。忙碌了一晚上,本以为戏耍了敌人,结果一根箭都没有借到,反而累了一身汗,最后自己成为了被耍的那个,任谁都受不了。就算假设曹操不知道那是草船,那么为何他不用火箭?还是因为浪费,不用火箭就可以射杀敌人,那为什么要浪费那么的油?自古以来打仗...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呢?
当然,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虚构的,但是这个事情是确有其事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建安十八年,曹操攻打濡须口,孙权坐着战船来查看曹操的营寨,曹操就让弓箭手射箭,孙权的船一边受了箭,比较重,眼看着船就要翻了。孙权就让人把船的另外一面迎向曹营,这样两边受的箭相差无已,这样船就...

草船借箭时为何曹操白白浪费十万支,都没想到用一支火箭吗?
实际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是孔明而是孙权,而且孙权亦不是主动去套路曹操的箭,他只是出海偷窥曹操军营时被发现,才被射成了马蜂窝。死里逃生后,孙权意外的发现自己乘坐的船上竟然插满了曹操的馈赠,于是欣然收下了。那么小解就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为大家详解曹操为何不用火箭的三个原因。一 "...

草船借箭,曹操为啥浪费十万支箭都不放一支火箭?
而睿智如诸葛亮,自然不会不知道魏军火箭的厉害。他夸口三日内造来十万枝箭,自然就是有了这一完美的打算。即能够打击周瑜的自傲秉性,又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立下威名,一箭双雕。由此可知,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或许也考虑到了使用火箭来攻击敌方。但因为风浪过大,弓箭瞄准精度不高,火箭准备较难等...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采用别的防御方式呢?
1、事发突然,曹操来不及与军师商议,慌乱之中来不及思考,于是做出了军事家最常规的操作:用箭阻止敌人上岸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之所以草船借箭能成功,有三点因素:曹操性格多疑,大雾天气,事发突然。诸葛亮神机妙算,羽扇纶巾,谈笑间,十万箭到手,让周瑜颜面扫地。他敢立下军令状,是看透了...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条船,而且每条船上安排30名军士.为什么敢让他们擂鼓...
原因一:引出曹军中的弓弩手出来射箭;原因二:让曹操摸不清虚实;我觉得还可能因为:为曹操的弓弩手指明方向。(在这里说明一下:诸葛亮擂鼓呐喊是因为给曹操的弓弩手指明方向,好让他们知道船在那里,更便于诸葛亮自己“草船借箭”的计划。至少我们语文老师是这样说的。)...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不放火箭的原因是什么?
从这个原因来看,只能说诸葛亮对于时间的选择确实是绝妙。大雾天以及不确定的风向,都让曹操不敢使用火箭,而且若是风向突然改变,甚至还会引火烧身,毁了自己的城池。此外,火攻还有一个客观条件,那就是必须连在一起。要对敌军进行火攻,前提条件必须是是敌军扎堆。而在诸葛亮草船借箭那晚,雾霾十分...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中,为何曹操不放火箭呢?
因为那样就会导致他自己的船只受损,曹操当时只是想机会来赶走外人,所以他不想发生火烧水寨的情况,所以当时曹操才下令兵士只用弓箭来击退大雾中的吴国军,因此而中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之计!再说火箭可比普通的箭成本高多了。二、顾虑重重 因为夜里雾大,曹操又怎知对面来的是草船?再说火箭可比普通的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呢?
诸葛亮的船队突然出现在江面上,鼓声震天,但隔着大雾就是看不见。情急之下,万箭齐发,延迟敌人的进攻,给自己争取准备时间是唯一的选择。三、如果真的使用火箭,那么草船借箭将立即升级为火烧赤壁。东吴军队喜水战,个个都是浪里白条。诸葛亮出江面的时候,虽然带足了船,但没有带几个人,船上...

草船借箭后,曹操会怎么想?
在《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一个著名的事件。在这个故事中,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将装满草人的船只驶向曹军营地,并成功地借用了曹操的箭。对于曹操在草船借箭后的想法,我们只能通过推测来理解。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想法:1. 愤怒和挫败感:曹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