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怎样的一篇课文?

作者&投稿:达奚呢 2025-05-22
1.今天,我们学习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杭州青年小杨患白血病要骨髓移植,一个台湾青年自愿捐献骨髓。做手术那天,刚巧碰到地震,医生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抽取骨髓并成功地完成了手术,小钱得救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被深深感动了。那个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真好啊!我以前在电视中看到有些人要把祖国分裂出去,也看到有好多人反对,今天我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反对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台湾青年知道祖国的同胞有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骨髓,连姓名也没留下。李博士为了祖国青年的生命,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完成了手术,他对祖国青年是多么地热爱啊!他们用爱架起了一座桥,把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我长大了也要为两岸的统一做点事,让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城中心小学四年级 韩晏舒)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爱。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讲的是七年前发生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美丽的杭州市,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小钱,因得了严重的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髓移植来挽回他的生命。而在同一时刻,台湾的一位青年人也躺在病床上等待着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负责手术的李博士和这位勇敢的台湾青年,为了海峡彼岸的大陆同胞,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家人的安危,在摇晃的病房中坚持做完了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从课文中,我看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篇文章也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血脉亲情。
  由此我想到,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社会中,爱心是无处不在的。面对受灾的群众,我们捐款捐物;面对病重的少年,我们伸出救助之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爱心,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美好啊!就在我们班中,也不乏这样的实例:一直以来,班里大扫除时,抹布由同学自己带,可总是有些同学忘记,老师和同学都为此苦恼不已。有一天,班里突然多了几块抹布,同学们再也不用为大扫除发愁了。几块小小的抹布虽然算不了什么,但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为班级着想,为同学们着想的心灵,这不就是为班级、为同学们奉献的爱心吗?
  同学们,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爱,世界才变得这么美好。正像一首歌里唱得一样,“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四年级一班     张迈)

  3.我读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后深受感动。
  文章写了病人[文中的主角]已经要离开人世了,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救活他。可医生们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治疗,终于在台湾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昨天台湾刚发生了里氏7.3级的大地震,此时,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李博士[文中的主角]用大地震动的间隔把台湾青年[文中的主角]的骨髓抽出来。赶回医院,给病人做了手术,病人得救了。
  首先,我感受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不顾生命危险,去救一个与他们素不相识、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并且没有任何怨言。又抢时间做了手术,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时的紧张气氛。顿时感受到了一股暖流遍全身,也感受到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燃烧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我想,如果我们都和台湾青年一样,有一颗善良、舍己为人的心,那该有多好呀。

  4.《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杭州市的一家医院里,有一位刚满8岁患有白血病的病人,他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找合适的骨髓,谈何容易?也许是天不让这位病人死吧,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同一时刻,海岸彼岸的台湾一家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和捐赠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取出了捐赠者的骨髓。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两岸工作人员经过才几个小时的奔波和当地工作人员连夜为病人做骨髓移植手术。病人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正是因为这种爱,那位病人才会得救,这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能感觉到这种爱。
  有一次,我出水痘了,一连请了好几个星期的病假。我病殃殃地躺在床上,无精打采的,突然妹妹回来了,她放下书包,飞快的跑进我的房间,陪我聊天。给我讲她们班发生的一些有趣事儿。聊着聊着我感到有点渴,妹妹连忙端了一杯温水捧给我,用亲切的眼睛望着我,顿时,我感到好了许多,人也变得精神了,我想:这大概就是爱的力量吧。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潜江市二实小六(2)班  林俊言)

  5今天,我打开语文课本,书中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深深吸引了我。
  故事讲了一个刚满18岁但却患了严重白血病的青年——小钱。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终于,几经辗转,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济医院,别一位青年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候着李博士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工作。经过一次次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从身躯里涓涓流出。李博士与当地医护人员连夜为小钱做了移植手术,小钱得救了。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可以拯救生命;爱,能创造出奇迹!
  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爱,是爱,她谱写了一首首生命的赞歌!


你是否需要了解?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全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原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原文1999年9月22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杭州市,这座美丽的城市被金色的光辉所笼罩。虽然桂树尚未开花,但空气中已弥漫着甜丝丝的香气,预示着一天的美好。在医院的一隅,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800字范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描绘了小钱与台湾青年之间跨越海峡的生命之爱,让我深感震撼。小钱,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生命如凋零的花朵,幸运的是,台湾青年无私奉献了骨髓,让小钱得以重生。这篇课文揭示了两岸骨肉同胞间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将永远燃烧,世代相传。无论多大的风雪,只要心中有...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原文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与当地医护人员连夜为小钱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虽然小钱与台湾青年可能永远不会见面,但两岸同胞的心紧密相连。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导读】海峡两岸不仅连接的是对于大陆深深的思念之情,也有连接的生命之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它是教师资格面试中语文科目常考资料,教师资格面试答辩大多会围绕设计思路、教学实施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指的是台湾同胞捐赠的骨髓。一位台湾青年无私地捐出了自己的骨髓,这成为了小钱获得重生的希望。与此同时,李博士在经历了地震的危险和连续十余小时的奔波后,依然带着这份珍贵的骨髓与杭州当地医生们共同努力,共同拯救了...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表达了主人公什么品质?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钱畅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表达了台湾青年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的无私奉献精神。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后感800字范文
同一时间,台湾的一位青年也躺在病床上,等待着进行骨髓捐赠。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负责手术的李博士与台湾青年,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家庭的担忧,坚持在摇晃的病房中完成了手术。小钱得救了,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从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

四上跨越海教学反思
导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99年的真实的故事。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 向李 博士一样的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从而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四上跨...

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
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很喜欢读。读着读着我都仿佛身临其境了。在这篇课文中最打动我的是台湾青年对待生命的态度。当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在自己家人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这名台湾青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十分镇定地配合医生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成功挽救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