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使得环境保护的概念深入人心,也渗透到了各个行业领域中,传统的建筑业对于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而其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进入建筑领域,绿色、环保、健康的新型建筑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流。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绿色建筑推动政策陆续出台
自开始国家颁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之后,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发布了地方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绿色建筑占有城镇新建建筑比例的一半以上,通过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来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其中强制主要是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直至所有新建建筑提出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而激励则是通过财政奖励、税费返还、贷款利率优惠、容积率奖励等激励政策,带动绿色建筑开发建设和购买的积极性。
2、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为规范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申报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进行了规定,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机构形式。为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逐步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第三方评价,目前在试点地区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而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探索中。
3、绿色建筑科研逐步深入,技术应用日渐成熟
我国很久之前就已经启动了有关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工作,之后在发展的几年间,又将绿色建筑研究作为主要领域给予了支持,住建部的抗美援朝规划项目也特别开辟了针对绿色建筑的研究方向。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大力推进了绿色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并为相关标准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除此之外,很多绿色技术已经在部分地区被强制推广应用,随着技术优先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成本低、地域适应性好、技术成熟的创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绿色建筑行业,并逐渐被市场所接受,而绿色建筑的成本也逐年降低。
——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政策春风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组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而建筑一度被认为是世界能源以及土地、矿石、木材、水等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消耗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绿色建筑发展尤为重要。绿色建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行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20余年的发展,绿色建筑充分吸纳了节能、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内涵日趋丰富成熟。
建筑能耗大
水泥、砂子、水、钢材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每年这些原材料的消耗量非常巨大。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建筑业。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大意义,绿色建筑发展需求非常大。
城镇化脚步加快给建筑节能带来挑战
此外,随着全球的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中国的城镇化也在进一步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达到60.60%。不过离发达国家的75%仍有一段距离。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需求也给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年增超3000个
我国自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并从2008年正式开展标识评价。尽管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陆续展开,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增长迅速。据住建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有近14000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2018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556个,占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比例达到25%左右。
政策不断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建筑节能非常重要,因此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根据2017年出台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将比2015年提升20%,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将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将超40%……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在新能源大类中,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列入第一类鼓励类中。
此外,多个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2018年7月,广东省发布《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广东省城镇民用建筑新建成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成总面积比例达到60%。2019年1月山东出台《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表示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发生的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2020年3月15日,济南发布《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明确对符合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按济南市奖励标准给予建设单位1:1的配套奖励。政策春风不断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你是否需要了解?
智能化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及意义?
一、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1. 人员意识落后:我国在绿色建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资源储备都存在不足,这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智能化绿色建筑领域存在较大差距。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首先要培养相关行业的人才,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考核,选拔出能够推动智能化绿色建筑发展的人才,并树立...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如下: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从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来看,已经由4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多亿平方米。2. 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到2025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绿色建筑推动政策陆续出台自开始国家颁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之后,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发布了地方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绿色建筑占有城镇新建建筑比例的一半以上,通...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趋势?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部分环节上并不成熟,但未来绿色建筑依然具备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新材料、新型节能技术进行建筑优化设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功能,从而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浙江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安徽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建筑工程介绍?
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2.48%。在...
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情况 (一)建筑能耗总体特点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供暖、空调、热水、照明及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所消耗的能源。建筑能耗与地域气候特点、城市规划、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用能设备效率、建筑使用功能及使用人用能行为等密切相关。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从北到南跨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
智能化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及意义?
一、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一)人员的意识落后 我国在绿色建筑智能化发展阶段有很多缺乏的东西,不管是人才的培养还是相对资源贮备都存在问题,这使我国的智能化绿色建筑发展与其他国家拉下很大差距。想要在绿色建筑发展领域上占据一席之地,首先要培养这一行业的人才,有了人才的支撑管理发展才有希望...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大意义,绿色建筑发展需求非常大。城镇化脚步加快给建筑节能带来挑战 此外,随着全球的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中国的城镇化也在进一步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达到60.60%。不过离发达国家的75%仍有一段距离。但值得...
简述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表现为持续增长与多元化趋势。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的企业不断涌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政府也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推动绿色产业的创新发展。然而,在绿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现状及关键趋势?
我国的绿色建筑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四方面的转型:大量新建绿色建筑的同时,推行老建筑、老旧小区的绿色化改造;从单个建筑的绿色化设计、建造和运营,转向小区、社区,甚至整个城镇的绿色建筑集群的建设和管理;从追求建筑的节能、耐用、适用,转向绿色建筑的健康、超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