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种类,格律

作者&投稿:笃水 2025-05-20
一、对联的来历
对联起源于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开始在江西庐陵出现铁十字架上的对联。对联的发展受到了骈文与律诗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元素。对联的句式包括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等。
二、对联的种类
对联按照用途可分为通用联、专用联、春联、贺联、挽联、赠联、自勉联、行业联、座右铭联、题答联等。按照字数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等。按照修辞技巧可分为对偶联、修辞联、技巧联等。按照联语来源可分为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等。
三、对联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分为句中格律和句脚格律。句中格律要求每两个或三个字互换平仄,上下联同一位置平仄相反。句脚格律要求奇数位置的字平仄灵活,偶数位置的字平仄分明。对联的平仄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特定情况下,如遇到对联的禁忌,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律。
总结: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严格的格律要求。它的发展受到了多种文学形式的影响,同时在对联的内容和形式上也有多种分类。了解对联的来历、种类和格律,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创作对联。


你是否需要了解?

对联格律及选法目录
《对联格律及选法目录》概述 第一部分,深入探讨对联的历史变迁:先秦时期,对联的起源孕育深厚底蕴汉魏晋时期,对联艺术渐显风采南北朝,对联形式日益丰富唐五代,对联艺术进入鼎盛宋代,名人题名胜,对联文化普及元代,对联内容愈发多元明代,劝世联与修养联大放异彩清代,哲理与讽喻对联层出不穷近现代,对联...

对联的来历
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

1对联的演变过程?
1、对联起于秦汉。从秦汉时起便有悬挂桃符的习惯,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2、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刻字,后蜀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

对联一共有哪几种?
对联有春联、喜联和寿联三种。1、春联 明代人们用红纸代替桃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至于人们传说的王羲之改春联之事,(“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纯属传说,是人们仰慕其书法而已。春联,顾名思义是春节时人们用来表示喜庆的一种良好祝语,或表示合家团聚生活幸福,或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

对联的格律是什么,如何对对联
所以“山色窜文气,湖光澄读心”是完全符合平仄格律的对联。不能失替 这个是指在上联或者下联中,必须平仄相间,不能一路平下去,比如“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这种联句,虽然上下相对,也符合上仄下平,但是这在格律诗中是“失替”,自然在对联中也不行。同样也不能出现孤平,三平尾,这些都是...

有关对联的资料如:起源,类形,形式
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二是根据对联的句子多少及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三是根据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可将其分为宽对、工对、巧对、绝对等。四是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五是根据对联的...

对联写作基础(第三章,对联格律
对联的格律是指在对联创作中要遵循的基本规范。“格律”一词原指诗、词、曲以及律赋等韵文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在对联创作中把形式方面的基本规范称之为“格律”,只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其实与古典词曲的那种“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严密格律不同,对联却...

300字对联的来历,押韵,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相传对联起于五代后蜀主 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不需要押韵。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

对联的来历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对联,顾名思义,就是两两相对的对子,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

对联的种类有哪三种?
对联常用的方法,从上下联表达内容的关系来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一、如上下联基本同义,内容相关,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即所谓“正对”。例如:周恩来少年时书赠同学的一副对联: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只八个字,即抒发了周恩来的满怀豪情壮志。二、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