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名言,俗语,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俗语故事各一个

作者&投稿:赞窦 2025-05-23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俗语故事”各一个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俗语故事”: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则俗语来自江南乡间的“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猪革梁”指旧时,为使鞋子结实和美观,在鞋面上镶制两条猪皮包边的竖梁(今日僧人鞋上仍有此梁),劣等皮匠一人做不好这样技术较高的活儿,人们就用“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讥讽蠢笨之人,“猪革梁”音似“诸葛亮”,俗语就被误传了。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后去给周瑜吊丧,诸葛亮表面上很伤心悲痛,其实内心很得意,但他又得代表刘备吊丧,维护孙刘联盟,装的像一点来骗人罢了,总的来说就是各装个真心的形式。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因错用马 谡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 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 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城里 只有2500名士兵。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 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 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 起来,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诸 葛亮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楼上坐下,弹起琴来。司马懿看后, 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 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 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后人由这个故事总结出“孔明大 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这句歇后语,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 的高明策略。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事后诸葛亮
3、七擒七纵
4、三顾茅庐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6、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8、即生瑜,何生亮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2、事后诸葛亮
13、七擒七纵
14、即生瑜,何生亮
15、鞠躬尽瘁,死后记
1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8、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1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21、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扩展资料
1、俗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来源: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前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的。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俗语: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来源: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3、俗语:即生瑜,何生亮
来源:周瑜自恃才高,眼中没有对手,却步步让诸葛亮占有先机。周瑜在与诸葛亮对峙时,计谋连续三次被诸葛识破,所以在临终前,发出这样的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的故事

警句
1.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2.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頋.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裏,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 三頋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
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5.诸葛大名垂宇宙;
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
七擒七纵
三顾茅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不出茅庐 知三分天下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即生瑜,何生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成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欲擒故纵、鞠躬尽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武侯叹〉: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罗隐的《筹笔怀古》诗日: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费良筹。
时来天地难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盖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八阵碛
北宋 苏辙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隆中
宋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七律·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
南宋 陆游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锦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 陈与义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有感
南宋 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七律·秋晚即事
元 王冕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你是否需要了解?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俗语故事”各一个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因错用马 谡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 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 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城里 只有2500名士兵。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 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 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诸葛亮...

关于诸葛亮的简介,名言,故事(事迹),俗语,传说,诗句
1、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2、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3、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4、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

诸葛亮的名言典故(评价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的名言典故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志向的重要性。诸葛亮认为,没有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完成学业。这体现了他对教育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和忠诚。这句话也成为了后...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故事、诗句、俗语、评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须〕静也,才(欲)〔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

诸葛亮故事名句
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俗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唱空城计——没...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俗语,故事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成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欲擒故纵、鞠躬尽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武侯叹〉: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

结合《三国演义》,请说说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俗语等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七擒孟获功...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三个(句,对)
初出茅庐 舌战群儒 巧借东风 名言警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莫说孔明择妻,恰的阿承丑女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评价、俗语等等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

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等等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轶趣有关诸葛亮的典故轶趣三顾茅庐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著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