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完整地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此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 )。

作者&投稿:钱马 2025-05-20
【答案】:A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A项正确。
B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你是否需要了解?

要1000字左右 草船借箭的课文复述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

草船借箭相关资料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故意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无此事,并且周瑜气量也非常宽宏,与《三国演义》描写的完全不同。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作宾语、定语;...

草船借箭 复述 20字
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

复述草船借箭
周瑜欲为难诸葛亮,命其3天内造10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第三天晚上大雾,诸葛亮以禾草覆盖船身,领一船队佯攻曹营,曹军因雾大不敢出击,以弓箭射之,箭均插入禾草中,是日诸葛亮如数交货,令周瑜无可奈何。呵呵

草船借箭故事50个字左右!!
船两边的草把子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叫二十条船顺风顺水驶回了南岸。船靠岸时,五百个军士正好来搬箭。周瑜知道了借箭的经过,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四:草船借箭 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心里很妒忌,设计陷害他。周瑜让诸葛亮造十万只箭,但诸葛亮说只要三天他就能造好。

草船借箭故事简介
直命曹兵乱箭拒敌 在曹兵乱箭之下 几十万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 遍布船只俩边, 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20万足够有余 命众军士高喊谢曹丞相赐箭, 待曹兵知道上当来追时,早已返回江东大营了。《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引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天...

草船借箭的故事
展开全部 草船借箭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从曹操手中借得十万支箭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战略眼光。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2068867291865628\/answer\/4513168544 新浪微博 微信扫一扫 举报 收起 ...

草船借箭的资料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

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的资料
草船借箭 ( cǎo chuǎn jiè jiàn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诸葛亮在推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运筹对曹军作战的方略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狭小的周瑜妒火中烧。为解除诸葛亮对他的威胁...

有没有<三国演艺>的复述?只要20~30字
三国演义:魏、蜀、吴三大势力集团争夺天下的故事。草船借箭:诸葛亮运用智谋和胆识赚取曹操十万支箭的故事。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