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鞠躬尽瘁、一饭千金、一字千金、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扩展知识:
1、鞠躬尽瘁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此后,诸葛亮全力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
权,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不久,刘备病逝,儿子刘禅继位。为了帮助刘禅统一天下,他一面与东吴结盟,一面南征孟获,清除后患:还一面充实军队,准备代魏。在出兵前,他写了《出师表》给刘禅,详细分析了攻打魏国的道理。
最后表示,自己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这个成语比喻不辞劳苦,奋斗终身,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2、一饭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韩信年轻时家贫无行,不能被推选去作官;又不会做买卖为生,经常投靠人家吃闲饭。
韩信在下邳(Pī披,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城下河边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漂洗丝绵。有一位老大娘看到韩信没有吃饭,就把她自己要吃还没有吃的饭分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很高兴,便对那一位老大娘说:“我将来必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大娘生气说:“男子汉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您这位公子才给饭你吃,难道是希望报答吗!”
以后韩信当王后回到楚地,召见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一位漂母,赐给一千金。
此典又作“漂母惠”、“饭王孙”、“漂母”、“漂母进饭”、“依漂母”、“韩信饿”、“淮阴纶饵”、“一饭恩”、“千金酬漂母”。
你是否需要了解?
出自历史故事的四字词语。
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刻舟求剑、凿壁偷光等。这些成语不仅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而且背后往往有着引人入胜的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时期,周瑜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箭矢,便设计让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巧妙地避开了强敌...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围魏救赵、毛遂自荐、负荆请罪、讳疾忌医。1、完璧归赵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10个
战国:完壁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惊弓之鸟(更赢),高山流水(俞伯牙 钟子期)讳疾忌医(蔡桓公).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途匕见(荆轲),悬梁刺...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下: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三顾茅庐、卧薪尝胆、四面楚歌、指鹿为马、草船借箭、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穷兵黩武、如火如荼、势如破竹、坚壁清野、四面楚歌、退避三舍、一败涂地、兵荒马乱、兵戎相见、朝秦暮楚。烽火连年、祸结兵连、揭竿而起、龙血玄黄、一夫当...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 完璧归赵 解释: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 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例句: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2. 围魏救赵 解释:原指战国时...
写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一鼓作气 纸上谈兵 退避三舍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单刀赴 会 破釜沉舟 暗渡陈仓 四面楚歌 草木接兵 势如破笋 望洋兴叹 后来居上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洛阳纸贵 守株待兔 胸有成竹 鸡鸣狗盗 高山流水 刮目相看 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毛遂自荐 声东击西 草船借箭 虚张声势 知己知彼 步步为营 ...
写出4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以下是四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1. 纸上谈兵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他只会纸上空谈兵法,没有实际指挥作战的经验。成语的含义是仅在纸上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空谈理论,而要付诸实践。2. 三顾茅庐 三国时期,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要有人名
1.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2.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
来源于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
2、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3、风声鹤唳,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出自于《晋书谢玄传》。4、草木皆兵,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自于《晋书...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个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通常来源于历史故事、典籍、民间传说等。其中,有四个成语的来源非常有趣,这四个成语分别是“画龙点睛”、“斩钉截铁”、“杀鸡焉用牛刀”和“半途而废”。“画龙点睛”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故事。相传,唐代画家张僧繇在画龙时,画了一条龙的身体,但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