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里的诸葛亮,周瑜,鲁肃各是哪国人 草船借箭中,怎样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诸葛亮身份是:军师,刘备的谋士;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周瑜身份是:水军大都督;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鲁肃身份是:赞军校尉;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曹操身份是:大汉丞相;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草船借箭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你来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
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比不上他。”
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末名将,【吴国大都督】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曹操,字孟德(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书法方面,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汉末章草五大家之一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2] 。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1] 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诸葛亮是蜀国人,周瑜,鲁肃是吴国人。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诸葛亮: 西蜀
周瑜,鲁肃:东吴
诸葛亮---蜀,周瑜---吴,鲁肃---吴。
你是否需要了解?
在《草船借箭》的课文中,鲁肃,周瑜,诸葛亮,曹操分别是什么人
周瑜:心胸狭窄 鲁肃:忠厚老实 曹操:聪明机智,谨慎多疑诸葛亮:刘备的军师周瑜:吴国大都督鲁肃:吴国赞军校尉曹操:大汉丞相草船借箭文中诸葛亮的性格:神机妙算、善识人心 周瑜:心怀妒忌 鲁肃:忠厚老实 曹操:生性多疑草船借箭文中诸葛亮的性格:神机妙算、善识人心 周瑜:心怀妒忌 鲁肃:忠厚老实...
《草船借箭》中四人的关系
鲁肃。这个故事中,周瑜和诸葛亮打赌,诸葛亮三天可以筹集一万枝箭,否则任周瑜处置。诸葛亮利用草船借用大雾的天气,成功骗到了曹操的箭。而鲁肃,是被诸葛亮邀请而来与其同乘草船、见证“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的人。周瑜和鲁肃是好友,二人共同效力于孙权;诸葛亮效忠于刘备;曹操为第三股势力。周瑜...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周瑜、鲁肃之间什么关系
诸葛亮:军师,当时是刘备的谋士,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吧,当时出使孙吴,代表刘备联合抗曹的代表。周瑜:水军大都督。也就是孙吴的海军司令,不过当时全面负责和曹操的战争,相当于现在三军总司令 鲁肃:赞军校尉,也就是现在的总参谋长的角色。诸葛...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和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1.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中,诸葛亮展现了他的神机妙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不仅人心胸宽广、足智多谋、谦逊有礼,而且以大局为重,这使得他在困境中能够冷静应对,最终巧妙地利用自然规律和对手的心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2. 周瑜:周瑜在这一故事中显得有些阴险狡猾,他对诸葛亮的才能...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和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人心胸宽广、足智多谋、谦逊有礼,以大局为重。周瑜:阴险狡猾,嫉贤妒能、气量狭小,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曹操:谨慎多疑。狠毒,奸诈。黄盖:能征善战,有谋有勇,擅长使铁鞭,作战极为勇猛,一生立过无数战功。《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
草船借箭 中: 诸葛亮 周瑜 鲁肃 曹操 性格特点 身份???
诸葛亮: 足智多谋,极善内政,长于军事,能言善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智慧的化身 曹操:奸诈,阴险,狠毒,多疑,但知人善用,胸有大志,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文学功底也不错。鲁肃: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周瑜:美男子,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善统...
草船借箭中,怎样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1)(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心胸狭窄)的周瑜 ,(忠实憨厚)的鲁肃 ,(小心多疑)的曹操;(2)(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嫉贤妒能)的周瑜 ,(忠厚淳朴)的鲁肃, (狡诈多疑)的曹操。2、成语释义:(1)中文名:草船借箭(2)拼 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3)出处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出处二:《三国...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与周瑜是怎样的关系?
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去去取箭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只箭。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去去取箭。结果:最后诸葛亮取得了箭,周瑜自叹不如。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
草船借箭的中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刘备的军师(联盟)周瑜:吴国大都督(联盟)鲁肃:吴国赞军校尉(联盟)曹操:大汉丞相(敌对)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19.草船借箭 ( )的诸葛亮 ( )的周瑜 ( )的鲁肃 ( )的曹操
周瑜 :心胸狭窄,凶狠狡诈 诸葛亮:知识渊博,足智多谋,顾全大局 鲁肃:忠实憨厚,顾全大局 曹操:反应迟钝,小心多疑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