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台湾历史资料

作者&投稿:邗勉 2025-05-15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四面环海,是中国第一大岛。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本岛、临近属岛和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台湾就有人类活动和居住,并且与祖国大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作“夷洲”(或“夷州”)。《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和沈莹的《临海水土志》对台湾进行了记述。《临海水土志》是关于台湾情况的最早的文献记述,它对研究台湾史、高山族史及台湾农业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隋唐时期台湾称“流求”。《隋书·流求传》中记载了隋朝多次派遣将领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台湾)。宋以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隋唐朝廷开始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南宋乾道一年(1171),朝廷派水军长期驻守澎湖,这是封建政府第一次在台澎地区正式驻军。
元朝末年(1335),正式在澎湖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巡检司”。明朝时期,“台湾”二字的出现。清时,季麒光著《蓉洲文稿》说:“万历年间(1573-1619),海寇颜思齐踞有其地,郑芝龙附之,始称台湾。”
17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到台湾。明崇祯十四年(1642),台湾沦为荷兰人的殖民地。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清顺治十八年(1661),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并于次年驱逐了盘踞台仔衡湾的荷兰殖民者。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其后,清朝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对台湾的治理。清雍正五年(1727),定“台湾”为官方统一的名称。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台湾的淡水、鸡笼(基隆)、打狗(高雄)等港口陆续开放。1885年,为加强对台湾的统治,抵制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三府贺逗一州,领十一县五厅。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及大陆东南各地居民奋起抵抗日军占领,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失败。台湾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之久。
1937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当然包括《马关条约》。布告还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抗战后期,中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国集团。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在同盟国的共同打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布:“兹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 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阔别了五十年的台湾重回祖国。


你是否需要了解?

难忘的一课作者是谁?
《难忘的一课》作者佚名,没有记载,《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这篇文章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

难忘的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

《难忘的一课》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描绘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发生的故事的课文。主要内容包括:1. 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证了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认真地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2. 这位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和他对孩子们的教导,让作者深受感动。3. 学校礼堂里挂着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像,这加深...

台湾光复的背景具体解释是什么?
主要内容 《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赏析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

请问《难忘的一课》有什么相关的背景资料?
🌪️🌪️🌪️🌪️🌪️🌪️🌪️🌪️🌪️🌪️🌪️发

五年级上册23课<难忘的一课>讲了什么事
课文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老师认真叫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史伟人像的事。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1

《难忘的一课》五年级下册阅读感悟?
1661年3月,郑成功收复台湾,而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又被日本战领了。文章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文中的我在一座乡村小学,看到了一位台湾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国语的动人场面。让我感到深深的温暖。读了《难忘的一课》,我心里感到无比愤怒,日本人为什么不许中国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

难忘的一课的光复为什么要打引号
特殊含义:打引号强调了这个词汇在这个故事中的特殊意义,它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光复”,更是台湾人民摆脱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的象征。历史背景:《难忘的一课》讲述的正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光复”成为了台湾人民心中最深刻的记忆和最重要的节日。因此,在文章中,“...

急求小学五年级《难忘的一课》的教学设计,操作性强!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在叙事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认为好的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表演...

难忘的一课写了几件事
《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在乡村小学学习祖国文字: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作者也融入了孩子们中间,跟着他们一起大声、整齐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除了课堂学习,作者还在学校礼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