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迹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的事迹

作者&投稿:帅食 2025-05-20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哪些事迹呢?

琳琅故事会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

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5、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一、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生平所学传授给姜维,并做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二、挥泪斩马谡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

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三、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四、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五、诸葛亮三气周瑜

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亮而不得。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却被诸葛亮调赵云趁机先占领南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骗刘备至吴而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突袭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周瑜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扩展资料:

诸葛亮生平大事:

1、诸葛亮南征

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

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公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3月,诸葛亮大军开始行动。首先沿水路自成都快速到达僰道(今四川宜宾),而后以僰道为前进基地,开始分兵行动。

东路马忠军自僰道向东南的牂柯郡进兵;中路的李恢军自驻地平夷沿小路南下益州郡,偷袭孟获的后方;诸葛亮的西路主力自僰道折向西面,进军到安上(今四川屏山)一带。

这时,高定的主力主要集结在旄牛、定筰、卑水(今四川美姑)一线,诸葛亮为了吸引叛军主力决战,在到达卑水地区后,暂停前进,以等待叛军向卑水地区集中,以便一举消灭之。

高定的主力果然向卑水地区集中,自益州郡北上增援的雍闓、孟获部队也在向这个地区运动。

这时,叛军内部发生了内讧,高定部将杀死了雍闓,结果造成孟获军停止了向卑水地区的增援。

诸葛亮看到已经不能将叛军聚而歼之,于是果断向当面的高定军发起了进攻,击败了高定军。

高定的部队后撤到邛都(今四川西昌)准备继续抵抗,又被诸葛亮大军击败,并攻占了邛都。高定带领残部二千人不肯投降继续抵抗,被蜀军最后全部消灭,高定战死。

这时孟获军已经向益州郡老家撤退,诸葛亮大军立即展开追击。

与此同时,马忠的东路军进展顺利,在牂柯郡击败了朱褒部队,平定了该地区的叛乱。

李恢军在攻入南中益州郡一带孟获根据地后,遭到了强大部族武装的包围。李恢在孤军深入、又没有诸葛亮大军消息的情况下,利用欺骗手段、麻痹部族武装,而后趁其不备,发起反击,一举将优势的敌军击败,并荡平了益州南部地区,占领了孟获的根据地,切断了孟获军的退路。

225年5月,诸葛亮大军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的部队,经过激战,击败了孟获的部队,生擒孟获。

接着,诸葛亮大军南下到达味县地区与李恢的部队会师。

随后,大军向西挺进,进兵滇池(今云南晋宁东),并分兵平定了四周的部族。这时是225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2、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汉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汉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汉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平南中战争



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
诸葛亮年轻时在“躬耕于南阳”,(建安12年 207 26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见诸葛亮《出师表》),与刘备作了一部著名的战略规划,《隆中对》帮助了刘备确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在之后,诸葛亮出使东吴,形成孙刘联盟。这是他出山以来第一件杰出的一仗。
建安16年 211 30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蜀建兴元年 223 42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在这段时间,刘备在没有用过诸葛亮。
蜀建兴12年 234 53岁(享年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同时蜀国北伐失败。
另外《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它是艺术,而不是历史。在罗贯中笔下为了主要突出了突出诸葛亮的才华编撰了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
诸葛亮的才华主要是政治、并非军事。想要更加了解诸葛亮,《三国志》与《资治通鉴》有大量记载。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
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5、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介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躬耕陇亩:诸葛亮早年隐居在隆中,过着躬耕自给的生活,期间他广交好友,深研兵法战略,为日后的出山奠定了基础。隆中对策: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著名的“三分天下”之计,即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占据荆州、益州作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迹和评价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事迹包括: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上门拜访,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决定出山。赤壁之战:虽然《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智谋有所夸大,但他在赤壁之战中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帮助刘备联军击败了曹操大军。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1. 空城计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运用空城计,是他在祁山对阵司马懿时的智谋。当时,诸葛亮派遣马谡守卫街亭,却因马谡失策而失守。司马懿乘胜追击,却发现诸葛亮城中寂静无声,只有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诸葛亮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有伏兵,遂撤退。2. 七擒孟获 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在南方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及具体事例?
在“出祁山”的过程中,诸葛亮多次出征,为蜀汉的存亡而战。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刘备的遗愿而奋斗,展现出了坚定的忠诚。诸葛亮的一生事迹充分展现了他的睿智沉着、英勇善战和忠诚坚定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他的智慧和品质成为了后世人们敬仰的典范。

三国中诸葛亮的生平事迹?
一天,十余万魏军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不慌不忙,虽然他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两千多文官,和一些老弱残的军人。他命令打开城门,让一些老兵去扫地,魏军见状。司马懿就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比有埋伏。”然后他下令大家赶快撤退。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各司其主,因诸葛亮才学...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介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躬耕陇亩:诸葛亮在出山辅佐刘备之前,曾在南阳躬耕陇亩,过着隐居的生活。隆中对策: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即先取荆州、益州为基业,再图中原。这一策略被称为《隆中对》,为刘备后来的行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事迹和评价
诸葛亮,生于181年,逝于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还是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早年他随叔父诸葛玄前往荆州,之后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便开始在隆中务农。后来,刘备三次亲自前往草庐拜访,邀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便成为刘备的...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哪些事迹呢?
主要事迹:1.躬耕陇亩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主要事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包括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的智谋展现。当时,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要求他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智慧,利用草船和雾天,成功从曹操那里“借”到了足够的箭矢,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展示了他的...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事迹有哪些?
2. 锦囊妙计 孙权为了控制刘备,提出将妹妹许配给刘备,并设下陷阱。诸葛亮提前准备好三个锦囊,指示赵云依计行事。赵云按照诸葛亮的指示,成功帮助刘备安全离开吴地,逃出孙权的陷阱。3. 火烧新野 曹操进攻新野,诸葛亮决定采取火攻策略。他安排士兵在城外的房屋上放置硫磺等易燃物品。当曹军进城后,刘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