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作者&投稿:边广 2025-05-20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起因:因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设计十日内造十万支箭来陷害诸葛亮。所以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第五年的濡须之战。

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只箭。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然后乘着大雾天气前往曹操大营。结果:最后诸葛亮取得了箭,周瑜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第五年的濡须之战。

抚顺 初二上册语文古诗词,60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老师在线1对1
根据文中提到的草船借箭为您推荐
掌门1对1初二上册语文古诗词,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中小学全科在线辅导,1对1制定个性化教程,免费测评课,准确判断您孩子的学习水平
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抚顺 初二语文上册古诗,好老师1对1辅导.0元试听
根据文中提到的草船借箭为您推荐
初二语文上册古诗,掌门1对1拥有超万人教研团队,1对1针对性教学,查缺补漏,重难点各个击破!初二语文上册古诗,小初高在线1对1辅导,好老师1对1辅导教出好学生。
m.zhangmen.com广告
更多专家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询一个情感问题
lanqiuwangzi 正在咨询一个法律问题
garlic 正在咨询一个职场问题
188****8493 正在咨询一个教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动物乐园 正在咨询一个宠物问题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2条评论
热心网友赞
称赞
查看全部2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101教育初中语文初二
初中语文初二找家教选择101学酷,老师助教,学习效率高,孩子进步看的见,初中语文初二老师任您选,视频+语音真师互动,在线辅导,省时省力更省心!
广告2021-06-18
《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只箭;   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然后乘着大雾天气前往曹操大营;   结果:最后诸葛亮取得了箭,周瑜自叹不如。   基本简介: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第五年的濡须之战。
24赞·3,833浏览2016-01-14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十天内造十万只箭。 经过:诸葛亮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结果:周瑜自判自己不如诸葛亮。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 扩展资料: 诸葛亮事迹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的长子刘琦十分器重诸葛亮。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宠爱少子刘琮,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不为之谋划。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 刘琦对诸葛亮说:“如今我们两个向上到不了天,向下接不到地,就我们两个人,话出自你口,进入我的耳朵,无他人知晓,现在可以说了吗?”诸葛亮无奈之下对刘琦说:“你难道看不见历史上申生在国内导致祸患,重耳逃亡在外而获得生存吗?” 刘琦意识到诸葛亮让他外出以自保。 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当时托名为汉相的曹操统一北方后,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诸葛亮劝说刘备,及时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刘备不忍。 刘备在樊城知道曹操大军南下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同年,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百度百科-诸葛亮
619赞·7,130浏览2019-08-20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十天内造十万只箭. 经过:诸葛亮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结果:周瑜自判自己不如诸葛亮. 文章结尾的句子 照应了开头的句子 这叫首尾呼应
1赞·7浏览2019-06-12
《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起因是吴蜀联盟,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借机害死他。就要求他三天内造十万枝箭。要他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处死。 结果: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余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因此设下毒计,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试图以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来陷害他。结果诸葛亮将计就计,不仅答应了周瑜的要求,还立下军令状,表示他会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周瑜的人物形象
《草船借箭》中周瑜的人物形象属于文学形象,与周瑜的历史形象有偏差。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周瑜是一个妒贤嫉能、心胸狭窄的人,他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下毒计,找借口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最后成功证明了周瑜不如诸葛亮,但是在历史中的周瑜却是个相反的人物形象。

历史上的周瑜被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他为人宽宏,相传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可见其心胸广阔。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
第三日保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发展)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

草船借箭的起因和经过是什么?
助黄盖之船火烧赤壁曹营,完成大功。曹操与孙刘联军在长江对峙,曹操势大,孙刘只能用火攻,但是冬天刮西北风,孙刘联军在南岸,用火攻必须东南风。为此周瑜心急如焚,诸葛亮知道过几天会有三天三夜东南大风,于是告诉周瑜自己可以借风,在七星山建祭风台,借到大风,助周瑜火攻破曹。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草船借箭全过程
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下:起因: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意提出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只箭的难题。经过: 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却淡定地表示只需要三天就能完成任务。 他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和草人等物品,并计划在第三天利用大雾天气进行借箭。 在大雾天,诸葛亮调遣草船靠近曹营,利用...

草船借箭的起因、准备、经过、结果是什么?
起因:吴蜀联盟,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借机害死他。就要求他三天内造十万枝箭。要他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处死。经过:他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后来是怎样去借箭的,结果是借箭的结果。结果: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吴蜀联盟,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借机害死他。于是要求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并且要他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处死。《草船借箭》的故事 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命令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想借机害死诸葛亮。诸葛亮却说:“ 我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周瑜认为这...

缩写《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缩写如下:起因: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故意刁难他,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则立下军令状,承诺只需三天。准备:诸葛亮秘密向鲁肃借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备三十名军士,并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前两天并无明显动作。借箭: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与鲁肃一同乘船...

草船借箭起因经过结果分析
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

草船借箭 的起因是
当船回到自己大营时,诸葛亮已经成功地获得了十万支箭。这一壮举不仅让周瑜大吃一惊,也展现了诸葛亮非凡的智慧和胆略。周瑜为此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诸葛亮的这次行动,不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资源。这起事件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千古。这次事件中,...

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写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述
1、起因是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让他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经过是诸葛亮在船上扎满稻草人,在雾天故意靠近曹营,曹军误以为是来袭,纷纷射箭,被诸葛亮的稻草人带回了自己大营;结果是诸葛亮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周瑜气恼万分。2、《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以什么为明线以什么为暗线
《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借机害死他。周瑜要求诸葛亮十天内造十万支箭,并且要他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处死。经过:诸葛亮在船上扎满稻草人,故意在雾天靠近曹营。曹军误以为诸葛亮来袭,纷纷射箭,诸葛亮的稻草人上插满了箭。结果:诸葛亮三天便将十万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