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南方有哪些民族,为何他们不像北方匈奴蒙古一样侵扰中原?

作者&投稿:厉龚 2025-05-13
京东-清洁纸品,守护您家的清洁与健康!

从周朝开始,周朝王室及周朝所封的所有诸侯国均被称为华夏,华夏生活的地方是以镐京(今陕西西安)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为核心,沿着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布的广大地区,而为了区别华夏与外族,周朝把华夏之外按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四个区域。

按方向可划分为四个称呼,分别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简单地说,东夷就是指居住在华夏以东的胡人或者外族,西戎就是居住在华夏以西的胡人或者外族,南蛮就是居住在华夏以南的胡人或者外族,北狄就是居住在华夏以前的胡人和外族。

最早的时候,就连楚国都被周人称为楚蛮,所以楚国一直有“不服周”的传说,就是不服从周朝,但是后来楚国又不断学习中原华夏族的礼仪,等到周朝礼乐崩坏时,反而是楚国深得周朝礼仪,其实在楚国的扩张过程中,不断地征服南蛮,不断地融入楚国,但是,楚国的南方仍然有一些被称为南蛮的民族。

南蛮是一个总称,可以理解为南方所有的蛮族,蛮就是野蛮、不开化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蛮族非常多,大多数在楚国扩张过程中,融入了楚国,这也是楚国被称为南蛮的原因之一,但是,也存在一些比较大的蛮族,其中一个说法就是有蛮族、濮族、巴族三个民族,这也就是三苗的后裔。

蛮族是生活在今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及福建、两广一带的民族,这里的蛮族更像是一个统称,在当时楚国的南方和东南方。濮族是生活在今云南、贵州,四川及重庆一带地区的民族,在当时的楚国西南位置。巴族是生活在今天三峡地区的一个古老部落,在楚国的西边及西南位置。

除了上面讲的三个民族,此外还有庸族、蜀族、羌族、髳族、微族、卢族、彭族等民族,这些民族还参与过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誓师大会,庸族是生活在今湖北竹山一带的民族,蜀族是生活在今四川成都及附近地区的民族,羌族是生活在今天青海、甘肃及四川北部的民族。

到了秦朝时期,南蛮则主要就是百越族,百越族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很多民族的统称,有东瓯、闽越、南粤、西瓯、南越、吴越、邘越、骆越等等,这些民族统称为百越,也就是后来的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的祖先。

秦始皇发动50大军经过几次南征百越的战争,逐渐将百越之地纳入华夏范围,成为华夏的一部分,到了汉朝时期,这些地区进一步开发,不断融入汉朝,这些地区的民族与华夏族不断融合,形成了汉族。

但是,在整个长江以南,虽然大部分民族融入了汉族,但还有一些比较封闭的地区仍然有独立的民族一直在生存,比如汉朝南方有盘瓠﹑廪君﹑板楯三个蛮族,盘瓠蛮也称为五溪蛮,生活在汉朝荆州的武陵郡,三国时期刘邦伐吴时,还邀请了盘瓠蛮的首领沙摩轲一起攻打东吴,盘瓠蛮也就是今天土家族的祖先之一。

板楯蛮就是賨(cóng)人,也是土家族的祖先之一,生活在嘉陵江附近,也就是今天四川省的南充市一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王平就是汉化的板楯蛮,因为他们与汉族杂居,生活在汉朝的统治区,一定时间后,双方就自然融合了。

汉朝之后的朝代,南方的蛮族数量已经不多了,一部分融入汉朝,另一部分与汉族不断打交道,逐渐融入汉朝的过程中,基本上同化了,当时汉朝的势力范围一直向南到达南海,包括今天的两广地区、福建、浙江、海南和越南中北部。虽然后来的朝代偶尔也有蛮族叛乱,但对汉朝来说已经形不成大规模的威胁。

华夏南方的这些南蛮民族,为何不像北方的匈奴、蒙古一样对中原地区进行大规模侵扰呢?

根本原因就是生活习惯不同。北方的匈奴也好,蒙古也罢,都是游牧民族,他们是居无定所,以游牧和抢掠为生,他们的特点是全民皆兵,靠天吃饭,当收成不好时,就当强盗来抢劫,抢劫的主要目标是中原,也就是华夏族,而且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军队清一色的骑兵,擅长快速突袭,然后抢了就换个地方继续抢。

对于这样的作战特点来说, 中原民族根本无法应战,因为中原没有大量的战马,产马区都在游牧民族控制区,除非中原民族有强大的实力,比如西汉时期,汉武帝以举国之力收集战马,物资,粮食与匈奴决战,耗费极大,但是匈奴与蒙古这样的游牧民族不管你是否强大 ,照抢不误,不抢的话,他们有时候就无法生存,他们不但抢华夏的,还抢其他小的游牧,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

而南方蛮族不同,南方蛮族虽然不是汉朝,但同样是以耕地种粮为生,他们与华夏族有着共同的习惯,很容易融入华夏,这从秦始皇对待南北不同的政策就能看出,秦始皇对于北方的匈奴是以驱逐为主,然后再修建长城来防御匈奴,而对于南方蛮族来说,秦始采用的是直接征服,并从中原派出大量的军队和百姓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同化,然后融合。

虽然南方蛮族也不断反抗华夏族,但是在不断的反抗中,双方也不断在融合,比如东汉与羌人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战争,双方不断融合,羌人后来在宋朝还建立一个西夏王朝,后来被元朝所灭,再后来就没有羌人了,融入了汉族。

南方蛮族之所以没有像匈奴和蒙古一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生活习惯与汉族类似,他们大部分以耕地为生,跟汉族一样不善于骑兵射箭,只要他们能生存下去,就不会向中原侵扰,另外,由于大部分南方蛮族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力量过于分散,他们无法与中原民族对抗,也就无法侵扰中原,只有零星的叛乱和起义,不足于威胁中原。

最后一点,南方蛮族生活的地区一般以山地居多,不像北方是一望平坦的草原,适当大规模行军作战,南方山区非常多,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当年秦始皇南征百越的大军,很多人在丛林中被南蛮杀死,连主帅屠睢都被杀,因为很久以前南方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山地,根本不适合大规模作战,这是地形原因,导致南方蛮族无法大规模侵扰中原。



古代南方的民族我们一般把他们称作胡人,或者蛮夷,他们离中原地区非常的远,所以很难入侵中原地区。

汉族,最多的大概就是汉族为首,因为理念不同,南方人讲究以礼治国,但当时的北方匈奴蒙古不一样,他们野心很大,想吞并中原。

因为他们不像中原地区这边发达,而且他们常年居住在深山老林当中,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不去侵扰中原啊,北方的游牧民族常年迁徙部落之间经常有冲突武器装备发达,所以进攻中原抢占地区。

没必要侵略中原。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已农耕为主,不需要像游牧民族需要靠掠夺为生。


你是否需要了解?

秦朝时,我过境内南方的少数民族是?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

在古代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少数民族称做什么啊?
1. 在古代,东方的民族被称为夷。他们被描述为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2. 南方的生活被称为蛮。他们被描述为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这些民族的特点是他们的足相向,即跣足,并且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华夏族不同。3. 西方的民族被称为戎。他们被描述为被发衣皮...

古代的说南蛮人是指现在哪个地区的人
南蛮是中国古代对南部的部族的称呼。南蛮是对今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至云贵高原各个民族的统称,其中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长江中上游有濮与巴蜀;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大概也不止一个族系。南蛮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周代的《...

古代流放犯人的百越,它的地理位置究竟是在那理?
古代粤、越通用,越即粤。也叫“百粤”、“诸越”。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 。中国古代,泛称东南方蛮族为“越”,北方蛮族为“胡”。早在商、 周时期,就有被称之为“越”的古民族,生活在现今中国的东南及南部地区。秦汉时,相关史籍则...

古代南蛮指的是哪些个地区
古代南蛮指的是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方。历史上,南蛮地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民族分布等因素,常常被视为边远地带和文化差异较大的地区。在古代,南蛮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时期,主要是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中原地区在政治、...

西戎北狄南蛮东夷是什么意思
2、北狄指的是古代中国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等民族。在历史上,北狄曾经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敌人之一,但在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北狄也逐渐融入了华夏族。3、南蛮指的是古代中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百越、百濮、巴蜀等民族。在历史上,南蛮是中国古代相对落后的地区...

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何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大的王朝?
这是因为首先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地势复杂,少数民族人口分散,不能形成少数民族的统一。其次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富足,他们没有想反抗的欲望。再次,南方不适宜聚集大量的兵马,他们在战场上没有优势。在中国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是非常强悍的 ,他们大多生活在山地,道路都非常崎岖。根本不便交通。所以各个部落要想...

古代为什么将南方人称为南蛮子?
而在古代,很多时候朝代的首都都设在北方,北方的发展相较南方要更早更好一些,因此很多北方人也一样看不起南方人,因此南方人在他们眼中就成了南蛮子。南蛮子是一种地域歧视语、民族歧视语。在古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人们靠河而生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所需的...

南蛮之地是指哪里
“南蛮之地”,“蛮”是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民族的泛称,广西古代为百越族的聚集之地,所以常被称为南蛮之地。“南蛮之地”都被人认为是偏僻、落后、愚昧的代称,而古时中国对地理的划分是按方位进行的,这是一种地理特点。古代广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有着十万大山,地形多丘陵山地。古时生产力低下,...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10. 蛮夷:蛮夷是中国古代南方的一个泛称,包括了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三国时期,蛮夷地区尚未完全统一,部分地区归附孙权,成为吴国的一部分。11. 西域诸国:西域诸国是古代中国西部的一些国家和民族,如龟兹、焉耆、于阗等。三国时期,西域诸国与曹魏、蜀汉、孙吴都有贸易往来和政治联系。12. 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