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王允巧施连环计200字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宠伏 2025-05-23
王允巧施连环计

王允想剪除董卓,苦思不得其计.苦闷间看到丫鬟貂蝉天姿国色,于是心生一计。
因为王司徒知道董卓和他的干儿子吕布都是好色无义之徒,所以把貂蝉认作义女,交代清楚计策,先答应将貂蝉嫁给吕布,接下来故意让董卓见到貂蝉,董卓自然。
于是,貂蝉被董卓接走.吕布后来见到貂蝉,貂蝉故作相思痛苦状.董卓发现二人私会于凤仪亭,先是大怒,用画戟投吕布,被吕布挡开跑掉。
当谋士劝董卓把貂蝉送给吕布时,貂蝉又假装哭哭啼啼的不答应.吕布终不自安,并在王允的“开导”下,杀了董卓。
王允这计策,计中有计,环环相扣,所以叫连环计。

拓展资料: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据《后汉书》)。
东汉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
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身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腐败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描写思路:以《三国演义》第五回内容作为主题,真实得描述读后感受,正文:
王允巧施连环计是第八回,具体概括是: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我的感受是:若要置人于死地,必须计策频出,方可奏效!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感受。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王允想剪除董卓,苦思不得其计。苦闷间看到丫鬟貂蝉天姿国色,于是心生一计。因为王司徒知道董卓和他的干儿子吕布都是好色无义之徒,所以把貂蝉认作义女,交代清楚计策,先答应将貂蝉嫁给吕布,接下来故意让董卓见到貂蝉,董卓自然......于是,貂蝉被董卓接走。吕布后来见到貂蝉,貂蝉故作相思痛苦状。董卓发现二人私会于凤仪亭,先是大怒,用画戟投吕布,被吕布挡开跑掉。当谋士劝董卓把貂蝉送给吕布时,貂蝉又假装哭哭啼啼的不答应。吕布终不自安,并在王允的“开导”下,杀了董卓。王允这计策,计中有计,环环相扣,所以叫连环计。

所以把貂蝉认作义女,交代清楚计策,先答应将貂蝉嫁给吕布,接下来故意让董卓见到貂蝉,董卓自然......于是,貂蝉被董卓接走。吕布后来见到貂蝉,貂蝉故作相思痛苦状。董卓发现二人私会于凤仪亭,先是大怒,用画戟投吕布,被吕布挡开跑掉。当谋士劝董卓把貂蝉送给吕布时,貂蝉又假装哭哭啼啼的不答应。吕布终不自安,并在王允的“开导”下,杀了董卓。王允这计策,计中有计,环环相扣,所以叫连环计。
推荐于 2017-11-22
查看全部3个回答
三国神将传明星正版手游,三国神将传卡牌手游
jx888.381pk.com广告
天猫电器城-数码,品牌旗舰,省心特惠!
3c.tmall.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王允巧施连环计
王允想剪除董卓,苦思不得其计。苦闷间看到丫鬟貂蝉天姿国色,于是心生一计。因为王司徒知道董卓和他的干儿子吕布都是好色无义之徒,所以把貂蝉认作义女,交代清楚计策,先答应将貂蝉嫁给吕布,接下来故意让董卓见到貂蝉,董卓自然......于是,貂蝉被董卓接走。吕布后来见到貂蝉,貂蝉故作相思痛苦状。董卓发现二人私会于凤仪亭,先是大怒,用画戟投吕布,被吕布挡开跑掉。当谋士劝董卓把貂蝉送给吕布时,貂蝉又假装哭哭啼啼的不答应。吕布终不自安,并在王允的“开导”下,杀了董卓。 王允这计策,计中有计,环环相扣,所以叫连环计。
447 浏览170202017-12-16
三国演义第五章(王允巧施连环记)的概括和感受。
王允巧施连环计是第八回,具体概括是: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 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 我的感受是: 若要置人于死地,必须计策频出,方可奏效!
52 浏览10902017-11-29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57 浏览976
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故事 王允如何巧施连环计
王允一面让吕布爱上貂蝉,并答应把貂蝉嫁给吕布,一面把貂蝉送给了董卓,然后告诉吕布自己是被迫的。这样就离间了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关系。然后拉拢吕布,使吕布支持自己消灭董卓的计划。
1 浏览722018-07-14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简介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简介:东汉末年,董卓专权,是朝政混乱不堪。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让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王司徒就是王允,其具体介绍: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据《后汉书》)。东汉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身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腐败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11 浏览25882016-06-19
1评论
cycycgy小童鞋1
该内容暂不可见~
评论两句

连环计20个字

啥也不是~……啦啦啦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啦啦啦咯啦咯啦咯啦啦啦啦啦咯啦咯啦咯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三国演义的梗概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

读三国演义连环计有感一百字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回:《连环计董卓丧命》后感受很深。文章中写道:王允说:“希望你能可怜可怜天下的百姓啊!如今百姓之苦,君王之难,就靠你来化解了。董卓老贼想要篡夺皇位,朝中文武百官无计可施。他的义子吕布又十分骁勇善战,但是我看他们爷儿俩都是好色之徒,便想用连环计,先把你...

三国演义前60回目概括200字
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第...

三国演义的1200字梗概
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蒯良计,在砚山用矢石打死孙坚。 孙策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 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

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读后感三百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书中一个个传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触,苦肉计、空城计、王允巧施连环计等都让人拍案叫绝。我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壮举之一,令我挥之不去。一次,阴险狡诈的曹操派兵攻打东吴,用大船与他们交战,恰巧大雾弥漫。刘备的...

三国演义第二回简单概括50字?
三国第二回概括:督邮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督邮。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少帝

王允使用了什么连环计
美人计加反间计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则是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为歌女。貂蝉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在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恰巧为王允瞧见。于是,王允便将貂蝉收为义女,定下连环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系。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配给吕布,再明着把...

寻求《三国演义》梗概,200字左右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在长安任意杀戳. 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听贾诩 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篇 不少于200字!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开篇的一场精彩战斗。吕布作为董卓部下的猛将,骁勇无敌。十八路诸侯部下的众将相继败阵,张飞挺身而出,与吕布交战百余回合未分胜负。随后关羽加入战团,但两人依然无法击败吕布。最终刘备也加入了战斗,三人联手才将吕布击败。在董卓之乱中,王允巧施连环计,成功离间了董卓...

三国演义前60回的故事梗概(每回500字左右)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所杀。随后,袁绍等17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 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