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歹缸 2025-05-22

《金色的鱼钩》的历史背景是红军长征期间的过草地阶段。具体来说:

  • 时间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特别是他们穿越草地的艰难时期。
  • 事件背景:在长征过草地的过程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重要任务,即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安全穿越草地。
  • 主题意义: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坚韧不拔,更突出了他们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你是否需要了解?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资料
《金色的鱼钩》的写作背景如下:时间背景:发生在1935年秋天的红军长征期间,具体是在红军过草地的艰难时期。地点背景:故事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翻雪山,过草地”中的一片重要草原。真实事件: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故事中的鱼钩现在被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作为那段历史的见...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资料
《金色的鱼钩》的写作背景如下:时间背景:故事发生在1935年秋天,正值红军长征期间。地点背景:故事发生在松潘草原,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一片广袤而艰难的草地。历史背景:在长征期间,红军面临着物资匮乏、自然环境恶劣等多重困难。在松潘草原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红军战士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不仅要...

金色的鱼钩历史背景
《金色的鱼钩》的历史背景是红军长征期间的过草地阶段。具体来说:时间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特别是他们穿越草地的艰难时期。事件背景:在长征过草地的过程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重要任务,即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安全穿越草地。主题意义: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

金色的鱼钩历史背景
《金色的鱼钩》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过草地期间。《金色的鱼钩》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历史背景
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资料
《金色的鱼钩》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过草地期间。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这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本文已被收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3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3课、鲁教版五年级上册26课。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扩展内容 ...

金色的鱼钩时代背景
《金色的鱼钩》的时代背景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病号,...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 金色的鱼钩写作背景资料
《金色的鱼钩》的原文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

《金色鱼钩》的背景资料??
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任共青团南洋大学支部书记及上海法南区团委书记。同年秋调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编辑《中国青年》。1927年4月下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5月在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金色的鱼钩》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山地的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