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历史上真实的周瑜,颠覆所有人的认识? 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投稿:满群 2025-05-22
为什么《三国演义》的扭曲了历史中周瑜真正的形象?

三国演义是小说,很多假的,正史上的周瑜比演义上的周瑜出色多了,而且人品非常高洁,什么心胸狭窄完全是罗贯中为了抬高诸葛亮故意给周瑜泼污水。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地位却比自己高,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是与周瑜有关的演义和正史不同的地方,其实诸葛亮在正史上只是个管后勤内政的,根本没演义那么厉害。

小说《三国演义》为了美化演义第一主角诸葛亮,对周瑜这个杰出的一代名将作了大量的扭曲和贬低,以达到抬高诸葛亮的目的,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有———

1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根本不会被气死,当时也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地位远不及周瑜高,也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发生在曹操与孙权的濡须之战,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3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4 智激周瑜:纯粹捏造,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孙权正是听了他的劝说才有了赤壁之战。

5 借东风:虚构,诸葛亮并未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乃周瑜一人之功。

6 荆州问题:正史上乃鲁肃的联刘抗曹计划,把荆州暂时借给刘备让刘备发展以便共同抵抗曹操,与诸葛亮和三气周瑜无关,并且荆州借给刘备是周瑜去世之后的事情。

7 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作为《三国演义》当中的一员,周瑜可以说是被罗贯中写得最惨的一个,那么多种死法,作者偏偏选择让他被气死,而且还是对手诸葛亮气死的。同样是以死为终结,看看人家蜀国的将领们是怎么死的,除张飞死得窝囊一些,喝醉了在睡梦中被砍下首级,其他都死得其所,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和职业。
不过,同样是周瑜,《三国志》里面人物特点与《三国演义》却完全不同,那么,大家可知道这两本书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到底哪本书里的周瑜才是最真实的他?

图片:《三国演义》的周瑜与小乔剧照
一、罗贯中笔下的周瑜
玉,代表着纯洁与高贵,戴在身上起到美化作用,也能起到护身的作用。一般来说,玉是用来形容女人冰清玉洁的,然而,很多时候看文学作品却发现玉同样能形容男人。
当然了,形容男人自然是不会用“冰清玉洁”的,玉的品性温润,所以,作者们也会用“温润如玉”或者“面如玉冠”来形容男人的性格与容颜。
在三国,周瑜就是如玉一般的男人,周瑜字公瑾,是个能力如玉,容颜如玉,性格如玉的男人。然而,在罗贯中笔下,这么一个真实而美好的男子却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小人。
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最优秀的男人,周瑜不断给他的对手诸葛亮出难题,企图让他难堪。结果,诸葛亮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解决了所有难题,愣是让周瑜气意难平。

图片:心胸狭隘的周瑜剧照
和《三国志》比起来,《三国演义》的粉丝可能更多,大家看了小说以后,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把小说中的周瑜当成现实中的周瑜。所以,大家都以为周瑜就是被对手气死的,也认为他是心里不容人的小人。
事实上,演义里的周瑜与真实人物相差甚远,演义中的周瑜只是虚构的,与真实人物完全不搭边。作者之所以要把一个温润如玉的男人写得这般小气,纯属为了烘托蜀国其他人而已。
比如,在周瑜“小气”的对比下,诸葛亮就成“大方机智”的人物。在演义中,周瑜从合作开始就一直给诸葛亮下绊子,到了大战前夕,周瑜更是以箭支太少为由,要求诸葛亮想办法在十天内拿出十万支箭,用来对付曹操。
事实上,作者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明显偏向蜀汉,因为蜀汉是所谓的“正统”,是值得所有人支持的。可惜,作者再能编,也得有个范围,把杀华雄的功劳加注到关羽的身上,已经违背真实历史了,作者也不能彻底颠覆三国的结局。
在不违背历史原则的情况下,作者即使再偏爱蜀国,把诸葛亮写得再神奇,还是得让它最先退出历史舞台。

图片:周瑜和诸葛亮剧照
二、真实的周瑜
既然作者是为衬托蜀国人物的厉害而贬低了周瑜,就说明现实中的周瑜肯定不会那么糟糕。确实,现实版的周瑜是刚柔并济,气质极佳,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他的美就像玉一样,经历岁月的打磨之后更加闪亮。
周瑜早在吴国还未崛起前,就是吴国的一分子,他与孙策从小就结下莫逆之交,两人虽然在前期有过诸多分离,但是从不影响彼此的情感。后来,孙策觉得跟着袁术没前途,干脆离开袁术,自己当老板,周瑜便是他的第一个正式员工,而且也是对集团付出最多,最忠诚的员工。
都说周瑜是小气的人物,正史上记录了一件事情,体现出他的真实人品。周瑜在刚被升为大提督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程普的老将,仗着自己是孙坚手里的老臣,专门和周瑜过不去。
如果周瑜真是小气的人物,早就和程普干翻了,然而,周瑜并没有和他计较,而是处处包容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程普彻底被周瑜的人品所折服。

图片:程普被折服剧照
在刘备看来,周瑜是文武双全的能人,是担得起大任的人物。论外表,周瑜是大家口中的“周郎”,试问,如果周瑜像武大郎一样,是个矮矬穷,还会有人称他为“周郎”吗?
当然,外表俊朗可不是周瑜唯一的优点,但凡有本事让女人疯狂的,都是内外兼修的男人,除了外表风度翩翩,周瑜还精通音律,而且还善于发现别人在音律方面的错误。
周瑜有个习惯,如果他在听曲的时候发现弹奏的人弹错了,就会朝弹奏的人回眸一笑。弹奏者看到周瑜的回眸一笑,就自知是怎么回事了,往下弹奏时就会主动纠正音律。以周瑜对音律的精通程度,哪怕他是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发现对方的错误。
既是美男,又精通音律,哪怕是在含蓄的古代,同样让无数女人为之疯狂。据说有很多美女为了周郎的回眸一笑,故意弹错音律。看,这就是罗贯中笔下心胸狭隘的周瑜。

图片:美女故意弹错音律剧照
三、才子佳人
既然是内外兼备的美男子,自然是需要同样内外兼修的美女来匹配。在当时,大小乔是最受欢迎的美女,一对姐妹花嫁给孙策和周瑜这对真兄弟,刚好相配。
如果说只靠小说的描写,无法描绘出周瑜之妻的容颜,后来影视剧中的小乔则以最直观的方式,让人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女。

图片:小乔与周瑜剧照
四、周瑜的军事才能
古人男人与现代男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脸蛋与实力,周瑜既有颜值,又精通音律,已经让人羡慕了。然而,周瑜最大的优点并不是音律,也不是容颜,而是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他的军事才能同样不像小说里面所说的,怕诸葛亮超过他,而是与对方持平。
孙策在临终前曾对他托孤,让他主掌“外事”,孙策死后,孙权一时间政事军事无从下手。在这种时候,是周瑜站出来主持大局,帮助孙权处理所有事务。
演义中,周瑜是专门破坏两国联盟的人,现实中却完全相反,周瑜非但没有破坏两国联盟,反而极力促成。火攻之计虽然是黄盖提出来,最终却是由他导演的。可以说,赤壁之战之所以成功,周瑜的功劳比诸葛亮大太多了。

图片:火烧赤壁剧照
五、
周瑜之死
现实中,周瑜之死是吴国的一大损失,他在大战以后身中毒箭,之后又带伤前行,诱发了身上的毒,最终英年早逝。周瑜去世的时候,小乔最多也就三十来岁。自丈夫死后, 她一直居住于庐江,为丈夫守墓,直到四十七岁去世。
世人都说周瑜是小人,其实不过是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形象罢了,作为吴国的主要人物,周瑜甚至比诸葛亮更加高风亮洁,他与小乔的爱情故事,更让人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这是因为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刻意对周瑜进行了贬低,然而在《三国志》中真实的周瑜其实是一个仪表堂堂且气量大度之人,这是很多不了解真实三国之人所不了解的。两个版本的周瑜形象气质相差极大,这使得人们在了解了真实的周瑜后,会被颠覆认知。

周瑜出身于江东的一个名门,他从小生活优越,且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年纪轻轻便拥有了远超常人的智慧。此外,周瑜不仅自身本领高超,而且还拥有着一副令无数人折腰的面容,身材高大的他是那个年代当之无愧的高富帅。因为家里人的关系,周瑜自小便和孙策相识,在孙策刚起步之时,周瑜便跟随在了他的身边,并在物资、谋略、作战等各方面都给与了孙策很多帮助。

正是这样一位年轻的统领,在赤壁一战中大放异彩,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凭借着他敏锐的军事嗅觉和作战能力成功地指挥军队完成了以少胜多的壮举。此外,周瑜不仅在战场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才能,他在其他方面也是非常优秀。在官场上,他常常向孙策推举贤能之人,并充分给予新人机会,并不像罗贯中笔下的那样是一位嫉妒贤人之人,而在情场上,周瑜也是春风得意,迎娶了当时最为漂亮的女子之一—小乔。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高瞻远瞩、气量宏大的英才却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得极为差劲,书中将周瑜描写成一个心胸狭隘、懦弱无能之人,这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相差极大的。在真实的历史中根本没有所谓的“三气周瑜”,以周瑜的心胸气量根本不会为如此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困,周瑜之死实则是天妒英才,令人惋惜。



历史上的周瑜并不是那么的聪明,他其实很小心眼,非常的嫉妒才能会把别人的想法据为己有,说是自己的。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身材俊美,容貌清丽的人,品德上面也很端正。而《三国演义》中所形容的,则是一个善嫉之人,因嫉妒诸葛亮而常常做出一些让人不解的事情。

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实际上身材非常高,而且长得非常帅,指挥能力超强,而且心胸特别大度,所以说颠覆了所有人的认识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何说历史上真实的周瑜,颠覆所有人的认识?
这是因为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刻意对周瑜进行了贬低,然而在《三国志》中真实的周瑜其实是一个仪表堂堂且气量大度之人,这是很多不了解真实三国之人所不了解的。两个版本的周瑜形象气质相差极大,这使得人们在了解了真实的周瑜后,会被颠覆认知。周瑜出身于江东的一个名门...

罗贯中写的周瑜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究竟有何区别?
事实上,演义里的周瑜与真实人物相差甚远,演义中的周瑜只是虚构的,与真实人物完全不搭边。作者之所以要把一个温润如玉的男人写得这般小气,纯属为了烘托蜀国其他人而已。比如,在周瑜“小气”的对比下,诸葛亮就成“大方机智”的人物。在演义中,周瑜从合作开始就一直给诸葛亮下绊...

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周瑜其实是个非常优秀的人物,只是三国演义中作者“尊刘”而把周瑜的形象大为颠覆。譬如:赤壁之战几乎是周郎导演的,与孔明没多大关系,抗曹也不是因为诸葛亮所激,江东一大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他还是孙策的拜把子兄弟,而且,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周瑜一生只娶了小乔一人,...

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他 实际上却是国士无双帅才
如果周瑜所制定的宏伟蓝图能够实现,那历史将被颠覆,也就没有什么三国而是南北朝了。可惜的是就在周瑜准备率大军入蜀的前夕,却突遇暴疾,不治而亡,年仅36岁。关于周瑜的死的确很蹊跷,这里面牵扯到一个阴谋论,因为从周瑜死后东吴真的把荆州借给了刘备,以及放弃入蜀计划,反而让刘备取了益州来看,...

“既生瑜何生亮”背后的三国周瑜
该书一方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另一方面,作者又利用文学创作手法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的现象大量存在。 其中三国中 吴国的主要军事统帅周瑜的历史形象几乎有颠覆性的艺术再创造, 使得千百年来其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基本上是一个情商不高、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的角色,并最终因此“气...

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他,实际上却是国士无双帅才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一位国士无双的帅才。形象出众:周瑜人如其名,外貌出众,被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赞为“长壮有姿貌”,当时的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周郎,即周大帅哥。才华横溢:周瑜不仅外貌出众,还精通音律,即使在醉酒状态下也能听出曲中最细微的差错,时人称之为“曲有误,周郎顾”。政治军事...

历史上心胸宽广的人以及故事内容
1.周瑜.历史上的周瑜心胸非常宽广,演义为了衬托诸葛亮而故意丑化周瑜,捏造出三气周瑜的故事来,但其实周瑜的心胸宽广是有历史证据的.正史“三国志”记载: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地位却比自己高,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感动,说:“与...

《三国演义》里的哪个人物和真实历史反差最大
很多,曹操彻底被颠覆成了奸雄,实际上曹操很有才干,政治,军师,文学上的成就都是刘备和孙权比不了的。鲁肃,历史上鲁肃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为东吴规划政治蓝图,可以与隆中对相比,而且出人东吴都督,可以说出将入相,可以和吴起,商鞅比肩,演义中变成了有点愚笨的忠厚长者。刘备,本是一代枭雄,...

有哪些历史人物在小说和真实中差距比较大的
乃至相爱相杀的好伙伴和好搭档,这完全是颠覆历史啊,虽说听符合现在大众的审美的,但这可以说把历史上阿桂、王杰、董诰、朱珪乃至刘墉的剧情都抢走了。结语 还有很多这样的人,题主可以多去看看野史,会找到很多这样有趣的人物的,真的与正史有很多不同,看上去也比较有趣和开心。

三国演义杜撰了哪些人物
周瑜:周瑜在小说中被设计成诸葛亮的陪衬,失去了历史上的风流倜傥和智勇双全的形象。鲁肃:鲁肃在《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几乎被完全颠覆,与历史上的智谋之士判若两人。张苞、关索、关兴:这些人物在小说中虽然有所提及,但他们的形象被过度渲染,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貂蝉:貂蝉在《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