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到今陕西出了多少名人分别据出来谢谢 谁知道所有陕西省名人录!从古至今!
西安 在陕西的省会西安古称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央,四塞险固,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和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西安与开罗、雅典、罗马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建国后西安又成为我国八大城市之一,是西北最大的工业、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欧亚大陆桥上的一颗明珠。就是这座驰名中外的历史名城,从古到今的兴衰变化都与水息息相关。八水丰盈绕长安西安之所以成为十三朝古都,除却军事战略位置优越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源丰富。 这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与沣河的交汇。 渭河: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2亿立方米。渭河绕西安之北。 泾河: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于高陵县蒋王村汇人渭河左岸。全长455公里,流域总面积4542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1.4亿立方米。泾河绕西安之北。 其他六条河流规模较小: 沣河:发源于长安县沣峪,流至咸阳市汇入渭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 据载,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镐二京就建在沣河东西两岸。秦咸阳、汉长安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唐时的昆明池也是引沣河水形成的。沣河绕西安之西 涝河:古称潦水,源头有两条,东涝河发源于静峪垴,西涝河发源于秦岭梁,两河交汇后北流,最后北经咸阳流入渭河。涝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663平方公里。 涝河绕西安之西。 潏河:发源于长安县秦岭北坡的大峪,是西安地区最负盛名的河流。潏河在牛头寺附近分为两支,向北为皂河,向西则与滈河合流汇入沣河。河长67.2公里,流域面积687平方公里。潏河绕西安之南。 滈河:发源于长安县石砭峪,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与潏河在香积寺汇合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滈河绕西安之南。 浐河:发源于蓝田县汤峪,是灞浐水系的最大支流,流经西安东郊纺织城在广太庙附近注入灞河,全长70公里。浐河绕西安之东。 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63.7平方公里,据史载,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为了炫耀其霸业,改名为灞河。唐在此地设驿站,亲友出行多在这里折柳送行。因沿河岸遍植柳树,春天柳絮纷飞如雪,“灞柳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 灞河绕西安之东。 注意:氵皂河不应属于“八水”,它原是潏河的古道,河原来沿今之河直接入渭,后于长安区附近之瓜洲村经人工改造绕经神禾原,在香积寺附近和滈河汇流,称为氵交河,西流于秦渡镇注入沣河。 目前,氵皂河起自长安区水寨村,流经长安区韦曲、杜城、申店进入西安市区,再经丈八沟、北石桥、三桥镇、六村堡至草滩入渭河。全长32公里,西安市区段长27.4公里。
武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轩辕黄帝,姜嫄,后稷,太娰,苏武,苏蕙,苏瑰,苏世长,苏威,李世民,刘文静,苏灵芝,僧一行,苏颋,苏良嗣,苏则,富嘉寞,游师雄,康海,张鎛,孙景烈,张玉树,焦易堂,刘芳仁,朱静芝,张升民等
肖云儒(著名评论家、省文联副主席):自豪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张名片,也希望它能成为中国现代和未来的一张名片。贾平凹(著名作家、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是一座古城,古古的古城。
高建群(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西安是帝王之都、礼仪之城,环绕着它的城墙则是缩小了的万里长城和放大了的农家庭院。
茹桂(著名书画家、省书协副主席):西安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摇篮,人们可以在此摇篮中诗意地栖居。
吴三大(著名书画家、省书协副主席):美哉西安!古都新城,古貌新姿,古风新韵。
薛铸(著名书画家、陕西书学院院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树大根深,人气得天独厚。
杜中信(著名书法家、西安市书协主席):西安有一种古朴雄壮之气,充满了壮阔浩荡的汉唐雄风。
还有:路遥、郑钧 、许魏 、张艺谋 、顾长卫 、司马迁、白居易
太多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秦时期
1崇侯虎:商代末期诸侯,崇国国君。封地在今西安西郊沣河西。与周文王同时期。曾对殷纣王进谗言使殷纣王将周文王囚禁于幽里。后被周灭。
2姬旦:既周公,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岐山县,故称周公。武王死后辅佐成王。制礼作乐,为西周制定官制和其他各种典章制度。
3姬发:既周武王,西周开国君主。周文王之子。灭殷商建西周。
4姬鲜:管叔姬鲜,周武王弟。为周初三监之一。初封于管,即现在的郑州。成王继位后周公旦摄政。管叔不服,发动叛乱。周公东征杀管叔。
5伯禽:周公单张子。周公被封于鲁,因辅佐成王,故由伯禽代为治理鲁地。
6尹喜:周大夫。函谷关令。爱好天文星象之术。在终南山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其地遂得名为楼观,既今楼观台。
7赢渠梁:既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
8赢驷:秦惠文王。孝公之子。继位之初杀商鞅,但未能废除商鞅之法。
9赢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十三岁时继秦王位。后免吕不韦相国职,开始亲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并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
10蒙恬:秦名将。祖先为齐国人,祖父,父亲皆为秦将。秦统一后率3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后胡亥与赵高矫诏杀扶苏,并逼蒙恬自杀。相传蒙恬发明了毛笔,但可能应为毛笔的改良者。
11扶苏:秦始皇长子。因不同意焚书坑儒,被始皇派往蒙恬部去监军。后被胡亥等人设计害死。葬于今绥德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
1 杜预:西晋将领,学者。他认为忘战必危,勤于讲武,又博学多能。当时被称为“杜武库”。
2 僧肇:俗姓张,京兆人。既今西安。东晋佛学哲学家。鸠摩罗什弟子之一。
3 智猛:新丰人。既今临潼区新丰镇。后秦时期曾到天竺取经。
4 王子直:南北朝时西魏著名将领。任车骑将军,平凉州叛乱。废帝元年拜使持节大都督行瓜州事。
5 韦孝宽:南北朝时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东南。西魏及北周著名将领。
6 宇文沂:本为朔方人,后徒京兆。北周及隋著名将领。因隋文帝多疑罢其官,随心怀不满,图谋反隋,事泄被杀。
7 王述:京兆霸城人。今西安市东郊。北周时任广州刺史。隋开皇初,献平陈之计,修造战舰,为上流之师。后以行军总管击南宁,未至而卒。
两汉时期
1 田何:西汉经学大使。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始皇焚书,[易]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2 宣曲任氏:长安宣曲人,西汉大富商。其祖原为秦督道粮仓的管理人员。秦亡时,人们争抢金银珠宝。只有任氏储存大量粮食。后因此起家。但家风优良。
3 刘彻:西汉武帝,景帝之子。实行推恩制。分全国为十三州。禁止私人铸钱,统一币制,制五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放弃和亲政策,和匈奴之间连年作战,击溃匈奴主力。派张褰出使西域。兴修水利。推行代田法。创建太学。为史上一代明君。
4 窦婴:西汉大臣,文帝窦皇后从兄子。因与武帝丞相田汾争地等原因被杀。
5 苏建:西汉将军,苏武之父。建朔方。因与赵信共率部三千多骑与匈奴数万骑相遇,激战一天多,赵信投敌,苏建逃回,按律当斩,武帝赦其死罪但贬为庶人。后又代郡太守,死于任所。
6 张汤:西汉杜县{今西安东南}人。审理陈皇后巫蛊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罗织株连,处死数万人。建一武帝改革币制,铸五铢钱。后被迫自杀。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且都是俸禄和皇帝赏赐所得,足见其廉洁。
隋时期
1 虞庆则:隋京兆人。隋代大臣。封鲁国公,后任右武侯大将军。讨平岭南人李贤反叛回程途中被诬谋反而被杀。
2 于仲文:北周至隋时期京兆人。北周及隋代大臣。著有[汉书刊繁]等书。
3 韦师:隋京兆杜陵人。隋代任吏部侍郎,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一生为官清廉。
4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将。突厥可汗入侵,但闻其名后不战而退。史追击百余里,杀敌数千。后因遭杨素妒嫉被诬陷而死。
5 张定和:万年人,今西安东。隋朝著名将领。后从炀帝征伐吐谷浑,挺身登山,被乱箭射死。
6 宇文恺:原籍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人。主持修建宗庙,宫殿,陵墓,广通渠等,并策划修建隋新都大兴城。后又奉命修建东都洛阳城。其设计理念对当时及后世周边国家都城的设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7 李密:京兆长安人。隋末瓦岗军领袖。后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谋反罪击杀。
8 王世充:隋新丰县,今临潼区人。隋代将领。唐武德四年,兵败降唐,后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唐时期1
1 李世民: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源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劝其反隋。李渊称帝将李世民封为秦王。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即皇帝位。为史上一代明君。
2 殷开山:京兆府,今户县人。唐初大将。从征王世充,病死于途中。
3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谋杜断]之美称。世称唐之贤相。贞观四年病逝。
4 韦仁寿:京兆万年人。为官廉洁能干。
5 长孙皇后:唐太宗皇后。长安人。遗命不厚葬不起山陵。与太宗合葬于今礼泉县之昭陵。
6 姚思廉:京兆万年人。唐代史学家。
7 法顺:雍州万年人。隋唐时僧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华严宗初祖。
8 颜师古:京兆万年人。博览群书,学识广博,是著名的训诂学家。
9 唐临:长安人。历任大理卿,刑部尚书等职。凡唐临审理案件犯人无一有异议。
10 张俭:京兆新丰人。唐初为右卫郎将,代州都督,营州都督,后封皖城郡公。
11 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后因谋为太子,贬为顺阳王。
12 阎立德:京兆万年生人。唐代著名建筑学家兼工艺家。唐著名离宫别馆基本均出自他手。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
13 阎立本:京兆高陵生人。阎立德之弟。主持修订多种医书,对中国医药学有相当影响。
14 窥基:京兆长安人。唐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开国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唐代高僧,师从于玄奘法师。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窥基舍利塔在今长安县兴教寺。
15 韦待价:京兆万年人。官至兰州刺史。多次同吐蕃作战,升任凉州都督。
16 李贤:唐高宗子,武则天所生。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为太子。后被武则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杀。
17 周兴:长安人。唐酷吏。后被来俊臣所逼流放于岭南,路上被仇家所杀。
18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官拜凤阁侍郎。因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俊臣也被下狱,两人同天被杀。
19 来俊臣:唐雍州万年人。酷吏。后被武则天所杀。
20 怀素:京兆府人。律宗三派东塔宗创始人。
21 王孝杰:京兆新丰人。为唐时大将,后战死于讨伐契丹之作战中。
22 李重润:中宗李显长子。因有人诬告其余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议论张易之兄弟与武则天之事,被武则天棒杀。
23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官至尚书右仆射。后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忧郁而死。
24 韦皇后:长安人。唐中宗李显皇后。中宗复位后,听信上官婉儿诱劝预效法武则天之所作所为。后被李隆基所杀。
25 法藏:原籍西域康居,后随祖父迁来长安。华严宗实际创始人,被尊为三祖。
26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则天所生。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
27 韩思复:京兆长安人。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一生为官清廉。
28 韦景骏:京兆万年人。任房州刺史。
29 李隆基:又称唐明皇。睿宗之子。他统治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后因安史之乱,返回长安后被肃宗迁居于西内太极宫最终抑郁而死。
30 韩休:京兆长安人。任礼部侍郎虢洲刺史。
31 李尚隐:原籍赵郡,徒京兆万年。曾任桂州都督,广州都督,五府经略史。
32 韩朝宗:京兆长安人。任荆州长史,高平太守。
33 王昌龄:京兆人。唐时诗人。
34 韩干:京兆蓝田人。盛唐时著名画家。被誉为画马神手。
35 张萱:京兆人。盛唐时画家。现存世的{唐后行从图}是他的作品。其{捣练图}现存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唐时期2
1 韦述:京兆杜陵人。唐代史学家。并著有[高宗实录][御史台记][两京新记]等二百余卷
2 于休烈:京兆高陵人。擅写文章,开元初进士及第。后升至工部尚书。卒年八十一岁。
3 怀素:原籍长沙,徒京兆。俗姓钱。擅草书,以“狂草”出名。今西安碑林藏有怀素草书名碑[千字文]及[东陵圣母帖]
4 颜真卿:京兆万年人。开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次史,刑部尚书等职。为官刚直不阿,直言敢谏。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国公。唐德宗时李西列叛乱,他奉命前去劝谕李西列,后被李杀害。颜真卿以书法闻名。存世碑刻有[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行书有[争坐位帖]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5 韩晃:京兆长安人。历任吏部外侍郎,镇海军节度使,后封晋国公。好古琴,喜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文苑图][五牛图]今存于故宫博物院。
6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著名理财家。封扶风郡公。
7 韦皋:京兆万年人。任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南康郡王,检校太尉。多次击败吐蕃,使西南少数民族多数内附。
8 惠果:京兆万年人。唐代名僧。后常住青龙寺,向来唐求法的僧侣授密宗教义,日本僧人空海在此学成后归国创立了日本真言宗。
9 杜黄裳:京兆万年人。唐名臣。封河中节度使。曾劝宪宗整顿纲纪,削平藩镇。
10 程异:京兆长安人。一生为官清廉,死后家无余钱。
11 韦丹:京兆万年人。颜真卿外孙。任容州刺史。造福一方。死后老幼思之不忘,皇帝刻石记功。
12 薛涛: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女诗人。
13 杜牧:京兆万年人。唐代著名诗人。历任黄州,池州,湖州,睦洲等地刺史。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14 韦正贯:京兆万年人。任太子校书郎,调华原尉。一生为官清廉。
15 鱼玄机: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女诗人。
16 韦庄:京兆杜陵人。唐末文学家。写[秦妇吟]长达1366字,是现存唐代最长的一首七言古诗。但其笔迹传世少见。
17 杜光庭:京兆长安人。唐末五代时期道士。晚年隐居青城山。今存世著作有二十余种。
18 卫贤:京兆人。五代南唐著名画家。有[雪宫图][蜀道图][盘车水墨图]等传于世。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高士图]和上海博物馆的[闸口盘车图卷]也均出自他手,为稀世珍宝。
宋元明清时期[1840年前]
1 杜汉徽:京兆长安人。宋初名将。善骑射。后晋,后汉,后周时期戍守边州,屡破辽兵。任天长军使,雄武军使。后因病而卒。
2 王意见:京兆万年人。宋代诗人。任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等官职。七十九岁无疾而终。
3 李成:京兆长安人。宋初画家。先世为唐宗室。[宣和画谱]推他的山水画为古今第一。
4 许道宁:京兆长安人。五代,宋初画家。今存世作品有[松山行旅图][秋山萧寺图]。
5 刘谦:京兆长安人。宋史学家兼诗人。曾任荣州刺史,后奉诏修撰[五代史]著有诗集一卷。
6 杨砺:京兆户县人。官至翰林学士。但一生清苦。死后真宗冒雨致祭。
7 李建中:京兆人。宋代大书法家。后居蜀地官至太府寺。自称崖夫民伯。
8 史序:京兆长安人。宋代天文学家。任翰林院主簿,监丞。
9 种世衡:京兆长安人。宋朝名将。开清涧县城。深得当地军民爱戴,死后军民画像苦祭。
10 石苍书:京兆人。宋代书法家。曾任承事郎等官职。
11 薛绍彭:京兆长安人。宋代书法家。今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藏有薛绍彭题诗石刻。
12 吕大钧: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人。北宋学者。著有[乡约][四书注][成德集]等书。
13 赵瞻:凤翔周至[今西安市周至县]人。任侍御史等官职。著有[春秋论][奏议][文集][西山别录]等书。
14 吕大防: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任盐铁判官,太长博士,后官至宰相。
15 吕大忠: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任县令,知州,河北转运判官,陕西转运副使等职。任陕西转运副使之职时,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以及当时长安一代遭受破坏的历代石碑细心收集。移置到府学北边[今陕西碑林博物馆]地址。并选择干燥坚固地基稳固排放,且修建了房屋,廊亭,安排了放置次序,使得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至今。为今之碑林博物馆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其功流芳千古。
16 吕大临: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人。北宋学者。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著有[礼记解][程门问答][易章][论语解][孟子讲仪][考古图]等书。所著[考古图]为我国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17 种师道:京兆长安人。北宋末年名将。官至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保静军节度使,京畿两河宣抚使,统领各路勤王兵。宋军兵威始振。金兵闻其名而退兵。
18 成宗道:京兆长安人。宋代名画家。工画人物,兼擅长刻石。
19 扬恭懿:京兆高陵人。元代学者。元世祖曾派耶律郎申敬来召,以疾辞。后又数次召用,皆不赴。为元代关学复起的重要人物。
20 红字李二:京兆人。失却原名,以艺名称世。元杂剧家,秦腔艺人。与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合作编写杂居[开坛阐教黄粱梦][岳阳楼]等剧。
21 王真: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将。因屡战有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使。后在对敌作战中身受重伤但仍杀敌数十人,环顾左右说:“我义不死于敌手”。遂自杀。后成祖继位,追封金乡侯。
22 王通: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将军。金乡侯王真之子。任武义伯加太子太保。
23 李锦: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学者。当时关中许多学者均出自他门下。
24 雍泰: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官至户部尚书。一生为官刚正清廉。
25 吕楠:高陵人。理学家。历任翰林院修撰,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毕生著述甚丰,有[四书因向][周易说翼][尚书说要][毛诗说序][春秋说志][礼问内篇外篇][史馆献纳][南省奏稿][诗乐图谱][史约][高陵志][解州志][泾野文集]等。
26 王九思: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学者。传世刻印书籍有[吕氏春秋][国语][左传][六子全书][太白山人集][玉坡奏议]等。为明代陕西私人刻书中的一位著名人物。
27 冯从吾:西安府长安[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学者。历任尚宝卿,副都御史,工部尚书,创立关中书院。著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关学编][古文集选]等书。
28 梁化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县]人。清代将领。顺治三年武进士。因战功卓越,升江南提督,封三等男。
29 张勇:陕西洋县人后徒居长安。清朝将领。历任云南提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太子太师一等候。死后赠太师。
30 赵宏印:陕西神木人。清朝将领。因战功卓越授左都督,在苏州十二年,盗贼敛迹,官民安宁。死后,郡人祀于名宦寺。
爱国将领杨虎城
导演张艺谋
作家陈忠实
……还有很多
周秦时期
1崇侯虎:商代末期诸侯,崇国国君。封地在今西安西郊沣河西。与周文王同时期。曾对殷纣王进谗言使殷纣王将周文王囚禁于幽里。后被周灭。
2姬旦:既周公,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岐山县,故称周公。武王死后辅佐成王。制礼作乐,为西周制定官制和其他各种典章制度。
3姬发:既周武王,西周开国君主。周文王之子。灭殷商建西周。
4姬鲜:管叔姬鲜,周武王弟。为周初三监之一。初封于管,即现在的郑州。成王继位后周公旦摄政。管叔不服,发动叛乱。周公东征杀管叔。
5伯禽:周公单张子。周公被封于鲁,因辅佐成王,故由伯禽代为治理鲁地。
6尹喜:周大夫。函谷关令。爱好天文星象之术。在终南山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其地遂得名为楼观,既今楼观台。
7赢渠梁:既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
8赢驷:秦惠文王。孝公之子。继位之初杀商鞅,但未能废除商鞅之法。
9赢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十三岁时继秦王位。后免吕不韦相国职,开始亲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并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
10蒙恬:秦名将。祖先为齐国人,祖父,父亲皆为秦将。秦统一后率3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后胡亥与赵高矫诏杀扶苏,并逼蒙恬自杀。相传蒙恬发明了毛笔,但可能应为毛笔的改良者。
11扶苏:秦始皇长子。因不同意焚书坑儒,被始皇派往蒙恬部去监军。后被胡亥等人设计害死。葬于今绥德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
1 杜预:西晋将领,学者。他认为忘战必危,勤于讲武,又博学多能。当时被称为“杜武库”。
2 僧肇:俗姓张,京兆人。既今西安。东晋佛学哲学家。鸠摩罗什弟子之一。
3 智猛:新丰人。既今临潼区新丰镇。后秦时期曾到天竺取经。
4 王子直:南北朝时西魏著名将领。任车骑将军,平凉州叛乱。废帝元年拜使持节大都督行瓜州事。
5 韦孝宽:南北朝时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东南。西魏及北周著名将领。
6 宇文沂:本为朔方人,后徒京兆。北周及隋著名将领。因隋文帝多疑罢其官,随心怀不满,图谋反隋,事泄被杀。
7 王述:京兆霸城人。今西安市东郊。北周时任广州刺史。隋开皇初,献平陈之计,修造战舰,为上流之师。后以行军总管击南宁,未至而卒。
两汉时期
1 田何:西汉经学大使。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始皇焚书,[易]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2 宣曲任氏:长安宣曲人,西汉大富商。其祖原为秦督道粮仓的管理人员。秦亡时,人们争抢金银珠宝。只有任氏储存大量粮食。后因此起家。但家风优良。
3 刘彻:西汉武帝,景帝之子。实行推恩制。分全国为十三州。禁止私人铸钱,统一币制,制五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放弃和亲政策,和匈奴之间连年作战,击溃匈奴主力。派张褰出使西域。兴修水利。推行代田法。创建太学。为史上一代明君。
4 窦婴:西汉大臣,文帝窦皇后从兄子。因与武帝丞相田汾争地等原因被杀。
5 苏建:西汉将军,苏武之父。建朔方。因与赵信共率部三千多骑与匈奴数万骑相遇,激战一天多,赵信投敌,苏建逃回,按律当斩,武帝赦其死罪但贬为庶人。后又代郡太守,死于任所。
6 张汤:西汉杜县{今西安东南}人。审理陈皇后巫蛊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罗织株连,处死数万人。建一武帝改革币制,铸五铢钱。后被迫自杀。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且都是俸禄和皇帝赏赐所得,足见其廉洁。
隋时期
1 虞庆则:隋京兆人。隋代大臣。封鲁国公,后任右武侯大将军。讨平岭南人李贤反叛回程途中被诬谋反而被杀。
2 于仲文:北周至隋时期京兆人。北周及隋代大臣。著有[汉书刊繁]等书。
3 韦师:隋京兆杜陵人。隋代任吏部侍郎,山东河南十八州安抚大使。一生为官清廉。
4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将。突厥可汗入侵,但闻其名后不战而退。史追击百余里,杀敌数千。后因遭杨素妒嫉被诬陷而死。
5 张定和:万年人,今西安东。隋朝著名将领。后从炀帝征伐吐谷浑,挺身登山,被乱箭射死。
6 宇文恺:原籍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人。主持修建宗庙,宫殿,陵墓,广通渠等,并策划修建隋新都大兴城。后又奉命修建东都洛阳城。其设计理念对当时及后世周边国家都城的设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7 李密:京兆长安人。隋末瓦岗军领袖。后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谋反罪击杀。
8 王世充:隋新丰县,今临潼区人。隋代将领。唐武德四年,兵败降唐,后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唐时期1
1 李世民: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源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劝其反隋。李渊称帝将李世民封为秦王。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即皇帝位。为史上一代明君。
2 殷开山:京兆府,今户县人。唐初大将。从征王世充,病死于途中。
3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谋杜断]之美称。世称唐之贤相。贞观四年病逝。
4 韦仁寿:京兆万年人。为官廉洁能干。
5 长孙皇后:唐太宗皇后。长安人。遗命不厚葬不起山陵。与太宗合葬于今礼泉县之昭陵。
6 姚思廉:京兆万年人。唐代史学家。
7 法顺:雍州万年人。隋唐时僧人,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华严宗初祖。
8 颜师古:京兆万年人。博览群书,学识广博,是著名的训诂学家。
9 唐临:长安人。历任大理卿,刑部尚书等职。凡唐临审理案件犯人无一有异议。
10 张俭:京兆新丰人。唐初为右卫郎将,代州都督,营州都督,后封皖城郡公。
11 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后因谋为太子,贬为顺阳王。
12 阎立德:京兆万年生人。唐代著名建筑学家兼工艺家。唐著名离宫别馆基本均出自他手。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
13 阎立本:京兆高陵生人。阎立德之弟。主持修订多种医书,对中国医药学有相当影响。
14 窥基:京兆长安人。唐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开国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唐代高僧,师从于玄奘法师。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窥基舍利塔在今长安县兴教寺。
15 韦待价:京兆万年人。官至兰州刺史。多次同吐蕃作战,升任凉州都督。
16 李贤:唐高宗子,武则天所生。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为太子。后被武则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杀。
17 周兴:长安人。唐酷吏。后被来俊臣所逼流放于岭南,路上被仇家所杀。
18 李昭德:京兆长安人。官拜凤阁侍郎。因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俊臣也被下狱,两人同天被杀。
19 来俊臣:唐雍州万年人。酷吏。后被武则天所杀。
20 怀素:京兆府人。律宗三派东塔宗创始人。
21 王孝杰:京兆新丰人。为唐时大将,后战死于讨伐契丹之作战中。
22 李重润:中宗李显长子。因有人诬告其余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议论张易之兄弟与武则天之事,被武则天棒杀。
23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官至尚书右仆射。后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忧郁而死。
24 韦皇后:长安人。唐中宗李显皇后。中宗复位后,听信上官婉儿诱劝预效法武则天之所作所为。后被李隆基所杀。
25 法藏:原籍西域康居,后随祖父迁来长安。华严宗实际创始人,被尊为三祖。
26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则天所生。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
27 韩思复:京兆长安人。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一生为官清廉。
28 韦景骏:京兆万年人。任房州刺史。
29 李隆基:又称唐明皇。睿宗之子。他统治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后因安史之乱,返回长安后被肃宗迁居于西内太极宫最终抑郁而死。
30 韩休:京兆长安人。任礼部侍郎虢洲刺史。
31 李尚隐:原籍赵郡,徒京兆万年。曾任桂州都督,广州都督,五府经略史。
32 韩朝宗:京兆长安人。任荆州长史,高平太守。
33 王昌龄:京兆人。唐时诗人。
34 韩干:京兆蓝田人。盛唐时著名画家。被誉为画马神手。
35 张萱:京兆人。盛唐时画家。现存世的{唐后行从图}是他的作品。其{捣练图}现存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到今陕西出了多少名人分别据出来谢谢
22 王通: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将军。金乡侯王真之子。任武义伯加太子太保。 23 李锦: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明代学者。当时关中许多学者均出自他门下。 24 雍泰:陕西咸宁[今西安市]人。官至户部尚书。一生为官刚正清廉。 25 吕楠:高陵人。理学家。历任翰林院修撰,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
陕西省十大历史名人
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景德元年(1004),出任宰相。当年,契丹南下犯宋,力主真宗亲征,反对南迁。真宗抵达澶州后,军心渐渐稳定,后射杀辽军先锋挞览,于是订立了“澶渊之盟”。中国古代十大忠臣之一,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陕西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白行简---唐著名诗人,华州下陕西渭南东北人,白居易之弟 杜牧---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颜真卿---唐著名书法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王嘉胤---陕北人;李自成---米脂人 吕布---陕北绥德人,貂蝉---陕北米脂人 张献忠---陕北人 陕西名人(现代)柳青---现当代著名小说家,...
陕西古今名人都有哪些人
苏武、班超、张仪 文学家: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王昌龄、柳宗元、韦应物 历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班彪、班昭 画家、书法家:阎立本、吴道子、颜真卿、柳公权、周昉 佛学家、翻译学家:玄奘、鉴真、悟空僧人 还有:仓颉、后稷、
陕西名人
1、杜牧: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
与陕西有密切关系的名人资料
白 起 战国后期军事家。又称公孙起。眉(今陕西眉县东)人;蒙恬 秦大将;(西汉都西安)苏武 西汉义士;班彪、班固、班超、班昭--西汉大将之家;张骞 西汉外交家;霍去病 西汉大将;孙思邈,药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寇 准 北宋政治家。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窦 融、窦 固 东汉初大臣...
陕西有哪些名人
陕西的名人 一、政治家 陕西是中国的重要省份,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政治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秦始皇、汉武帝刘彻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汉武帝在陕西长安建立了汉朝的首都,其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二、文学家 陕西也是...
陕西的名人轶事,风土人情,历史由来
陕西名人: 黄帝起源于姬水,炎帝在宝鸡一带 (颛顼,黄帝之孙;帝喾,黄帝的曾孙;禹是黄帝的玄孙); 周武王、文王---周建都于镐京(今西安); 褒姒---历史上第一个美女; (秦都咸阳) 白起 战国后期军事家。又称公孙起。眉(今陕西眉县东)人; 蒙恬 秦大将; (西汉都西安) 苏武 西汉义士; 班彪、班固、班超、班昭...
陕西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古都西安,历史底蕴深厚,英才辈出,仅记录在《二十五史》及其他史书的人物就超过千人。这些杰出人物有的生于斯,有的在此建功立业,共同创造了辉煌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政治家方面,周文王、周武王奠定了周朝的基础,秦昭襄王、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首个封建王朝。汉...
陕西名人有哪些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4、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