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23课难忘的一课的感受
1.课文简说。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线索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第一次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教得非常认真。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这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的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没有磨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所以,台湾一“光复”,师生们就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作者走进教室跟师生一起读这句话。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因而“谁也没有感到意外”,而且“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里又一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许中国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一定要领我去”、“中国自己的”这普普通通的几个字,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学校礼堂里的历代中国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看着听着,此时此刻,作者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②“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自己这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说,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2)对词语的理解。
高雄:台湾的一座港口城市。
闽南语:闽,福建省的简称。“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
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这里指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复。
真挚: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第一次是作者在窗外看见台湾老师吃力的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第二次是作者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第三次是下课了,老师和孩子们围住作者,作者握住老师的手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有次,轮船停在了台湾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区,而选择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远,发现了一所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作者走进校园,显然很安静,他走近一间教室,走到窗外,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学习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写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接着,他又用不太标准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被着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从后门走进教室,坐在最后的一排,根着老师一起大声地读着。
最后,老师和同学非得要带作者去他们学校的小礼堂去参观。
到了后,老师对作者说:“这里,以前是画着日本人的画,现在‘光复’后,就挂上中国人的画。”作者听后在墙壁上看了看画,上面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间,眼眶不觉湿润了。
我想在作者心里,这个郊外里的乡村学校永远在他心里或者在中国人的心里,永远都是一片神圣的学校和礼堂或者是神圣的土地。
说不定今后又有一天,碰巧轮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个学校跟那位教师沟通和去参观一下小礼堂,说不定下次还会又增加许多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学校,跟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和年轻的老师一起学习中国人的文字和国语,作者也应该是这样盼望的吧。
作者最后眼眶湿润了,那就应该表示作者是爱国才会眼眶湿润的。
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
你是否需要了解?
五年级上册23课难忘的一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忘的一课》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原文(节选):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不记得走了多远,看到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人教版五年级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课文概括
难忘的一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教会了作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因为知识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而那些在困难中坚持学习的孩子们,更是给了作者无尽的勇气与力量。难忘的一课,也成为了作者与孩子们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更激发了他...
五年级上册23课难忘的一课的感受
作者最后眼眶湿润了,那就应该表示作者是爱国才会眼眶湿润的。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
《难忘的一课》主要写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认真的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形象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民族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强烈的民族精神,作者被深深的感动。 记得在书上讲过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荷兰殖民者曾侵占过台湾,是明朝将领郑成...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读后感如何写字数为400
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愤怒当时清政府懦弱腐败,愤怒日本人的厚颜无耻。《难忘的一课》写了关于台湾收复后,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还带作者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情景。你们可知道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岛屿,曾经被人们...
五年级上册23课难忘的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她还提到,通过这种形式的爱国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以及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的爱国情怀不仅影响了学生,也感染了我。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传递这份爱,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读后感题目是人教版的
最近,我学习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后,感到非常激动,心久久不能平静。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地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汉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了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台湾“光复”不久,台湾教师为了让孩子们认识祖国汉字,认真地...
小学生五年级读后感,难忘的一课500字作文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台湾人民深深的爱国之情真使我感动。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亲眼看到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感人情景,以及在学校里看到有关祖国历史文化的人物画像等。读到这里,我们会产生疑问,学习国文有什么可感动的...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读后感300字
读了《难忘的一课有感》这篇课文,我感到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后,有一次,“我”来到一所台湾的乡村小学。“我”走进去,看见老师教孩子们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被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便和孩子们一起上了这堂课,下课后,老师专门参观者了小...
五年级上册语文23课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难忘的一课》,对这篇课文,我有诸多感受,最深的就是它所带给我的感动。我很感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出现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不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教室里的黑板上的一句话。一位老师十分认真也十分吃力地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老师和同学们都用不太熟练的国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