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谁写给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人公是谁,究竟是怎样的故事?
1、解答:
诸葛亮写给周瑜的。
2、原文:
却说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诸将皆来动问,众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来见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为何如?”肃曰:“此乃曹操之福,江东之祸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医。”肃曰:“诚如此,则国家万幸。”即请孔明同去看病。肃先入见周瑜,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
孔明曰:“连日不晤尊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望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想要)(全都)(想要打败曹操,需要用火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诸葛亮写给周瑜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
译文:孔明取来纸和笔,令周围的人都退下,写下十六字密信:“想要击败曹操,可用火烧法攻击敌军;如今一切都准备就绪,只差东风还没有刮起来。”写完,将密信递给周瑜:“这就是都督生病的缘由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诸葛亮写给周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谁写给谁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
2、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说解
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做好,等待行动。
解释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火烧不起来。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祭七星坛借东风,的故事名称,主人公?
周瑜想不出办法,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一下子病倒了。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眼见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人公是谁啊···?讲讲这个典故啊··谢谢_百...
1. 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208年,曹操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刘备和孙权联手抗曹。2. 面对曹操的兵力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决定采用火攻策略,但需东南风助阵。3. 周瑜因缺少东风而焦虑,病倒在地,诸葛亮探望时暗示自己有办法借来东风。4. 诸葛亮告诉周瑜自己能呼风唤雨,承诺会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人公是谁,究竟是怎样的故事?
这一切跟他想象的都不一样,诸葛亮所以前来看望周瑜的病,所以说,诸葛亮在药方上写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让周瑜非常的震惊。所以说周瑜表示可以用东风破敌周瑜,向诸葛亮请教了这个方法,我觉得还是非常聪明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就是讲的赤壁之战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正告诉我们一切东西都准备好了...
只欠东风的上一句是什么(八字成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拼音:wànshì jùbèi,zhǐ qiàn dōngfē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复句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演义》四十九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该成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简介(30字)
【简介】: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成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 zhǐ qiàn dōng fēng 【解释】: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成语故事】:东汉末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故事
琳琅故事会
急!!!求三国演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梗概
曹操与孙权刘备在赤壁会战,孙刘联军军力远不及曹操。必须出奇制胜,孙刘联军的只要谋士周瑜和诸葛亮不谋而合打算使用火攻。于是孙刘联军准备好了火船(装有油料和柴草的快船)。但是当时盛行西北风,如果放出火船对北岸的曹军不能产生很大伤害。这便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此时,诸葛亮通过星象学预测天气...
名人对联故事诸葛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陆』 关于诸葛亮的对联,诗句,故事名称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复8日[1]),字孔制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2],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
...亮写的“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用的是什么字体...
三国时期主要还是隶书的居多。但是,同时,这个时期已经产生了很多知名的大书法家,他们已经探索出了包换行书在内的其他字体。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
成语中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过演义》什么战役中“周瑜定...
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到诣葛亮话中有话,非常惊讶,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这16个字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