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草船借箭的真相是什么,曹操和诸葛亮为何被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桥段,讲的是东吴都督周瑜看到诸葛亮比自己有才,心里很妒忌,就打算找个借口害死他。
什么借口呢?周瑜以打仗需要为由,请诸葛亮用十天时间赶造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反而说∶“只要三天。”周瑜一听,这不是找死吗?于是,就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鲁肃一听,这怎么可能啊,就去找诸葛亮去了,打算劝劝他,没想到,诸葛亮早有主意,他跟鲁肃借了20条大船,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
第三天的早晨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就命人划着二十条船朝北岸开去。等靠近曹军的水寨的时候,诸葛亮叫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不知其中有诈,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让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不一会儿的功夫,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高高兴兴的回去交差了。
这个故事虽然读起来很精彩,但因为《三国演义》是小说,与史实不符。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并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而是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后的濡须之战。
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曹操因为初次交战大败,于是坚守不出。
一天,孙权趁着江面上有大雾,亲自坐船去曹营观察曹军部署,结果被曹操发现。孙权马上命人敲锣打鼓,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鼓乐齐鸣,以为有诈,不敢出战。
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啊,于是,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一时间箭如雨下,孙权的船朝向曹营的一侧因中箭太多,发生倾斜,有翻沉的危险。
孙权赶紧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权的船也跑远了。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不由得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此可见,“借箭”的主人翁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后来,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表现周瑜的气量小、不能容人,罗贯中就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移花接木,把“借箭”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都做了改动,于是,诸葛亮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借箭高手。
你是否需要了解?
草船借箭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吗?
草船借箭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在安徽巢湖附近对垒。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曹操决定让军队坚守不出。这一天,孙权借水面有雾,乘战船闯入曹军前沿,打算观察曹军的部署,当战船行驶到曹军附近时,不料被曹军发现。曹操生性多疑,...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会中计?生性多疑为何不放火箭试探呢?
诸葛亮和鲁肃却在舱中悠闲地饮酒。这样一来,正和了诸葛亮的心意,轻轻松松地得了十万多支箭。在曹操的眼中,面对未知数量的敌军来袭,放箭即可,没必要放火箭,而且曹军人数众多,即使给每一个弓箭兵配备一只火箭也是非常重大的工作量,而制作它要用到的油也不是就地就可以获得的。 草船借箭是...
草船借箭主要讲了什么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在刘备阵营里诸葛亮对于周瑜来说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让周瑜忌惮的是”刘关张“。周瑜曾向孙权上书直接指出刘备是乱世枭雄,关羽张飞是当世熊虎之将,他希望孙权能将”刘关...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曹操为什么会上当?
这是因为曹军不习水战,曹操担心雾大,士兵们作战更加困难,所以不敢出战,因而只是用弓箭防御,于是就上当。
草船借箭的故事简单概括
《草船借箭》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借助东风和大雾,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最终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大功。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意图征服东吴。面对这样的威胁,孙权和刘备决定联手抵抗。周瑜,作为孙权手下的大将,虽然智勇双全,...
草船借箭故事概括
二、简评:草船借箭中处处透露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正是他的神机妙算使他成功向曹操 “借箭”。他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巧安排、识人心、知天文、懂地理。三、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
草船借箭起因
”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三国演义我国最优秀...
草船借箭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时间和地点分别是公元208年和长江湖北赤壁段。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公元208年的一个清晨,长江湖北赤壁段大雾弥漫,一组船队向江北岸驶去。船上没有列阵...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是第几集
剧情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之时。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以草船伪装成进攻的船只,诱使曹操下令射箭,从而成功借得大量箭矢,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历史真相:虽然《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广为流传,但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故事人物并非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是真实的吗?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不是真实的。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孙权与之相拒一个多月。曹操望着孙权的军队。又据《三国志》引《魏略》记载,孙权乘坐大船来到曹军对面来观察曹操的军事情况,曹操命令弓弩乱发,箭射在孙权的船体上,船因偏重一边将要倾覆,孙权于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