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开国皇帝称得上“祖”,为何清朝却有三个“祖”呢?
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可以说是古代皇帝的专属待遇之一,起源于重视祭祀与跪拜的商朝。诸如唐太宗、宋太祖、清高宗等称呼,都属于是庙号。
庙号最初有着极高的要求,不是说是皇帝就可以有庙号,对国家有着大功劳,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皇帝,才可以拥有庙号。像西汉十几位皇帝,仅仅有四位皇帝有庙号,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汉景帝都没有庙号,可见其严格。
在西汉之后,庙号制度也是比较严格的。当然那些乱世不提了,因为乱世中很多礼制,是没人注重的。诸如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就有三个祖,但整体来说,除却乱世,大一统政权上庙号还是很严谨的。
但到了唐朝以后,随着君权的进一步集中,在制度上皇帝权力开始加大,因此对于庙号这种特殊待遇,自然是每个皇帝都有了。因此自唐朝开始,一般情况下,除却亡国之君,皇帝都是有着庙号的,庙号由此开始泛滥起来。
但庙号再泛滥,也是有着一定规律的。诸如开国皇帝,一般是称之为“祖”,基本上是太祖或者高祖。第二代皇帝,一般干的不咋滴的,或者失败者,是没有庙号的,称之为惠帝,诸如汉惠帝刘盈、明惠帝朱允炆。干的很成功的,则是太宗庙号,诸如汉太宗刘恒、清太宗皇太极。
至于开国皇帝和二代皇帝以后的皇帝,也是根据其表现好坏,上好的庙号或者不好的庙号,相对来说并不是很严谨了。像宣宗是个好庙号,一般的皇帝是没资格上这个庙号的,但是在清朝,割地赔款的道光帝竟然是宣宗庙号。
而且清朝还有一大比较特殊情况,那便是有着三祖,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清圣祖康熙帝玄烨。那么清朝为何不合常理的有三祖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清朝的开国皇帝,应该是皇太极但最终定义为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严格来说,只是清朝的奠基者,并非是开国皇帝,因为他建立的后金政权,提倡的是“八家分权”,并非属于是集权式国家,而且连关外都没有统一,更多属于是一个统治松散的汗国。
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登基以后,不只是改国号为“大清”,还使这个国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清朝成为一个集权式帝国,并且是统一关外,降服蒙古诸部和朝鲜李氏王朝,所以认真来说清朝的开国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
不过不论怎么说,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这是不争的事实,人家要将开国皇帝的“太祖高皇帝”待遇给了努尔哈赤也属于正常操作,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庙号制度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敢称“祖”呢?
清太祖努尔哈赤严格来说,只是清朝的奠基者,并非是开国皇帝,因为他建立的后金政权,提倡的是“八家分权”,并非属于是集权式国家,而且连关外都没有统一,更多属于是一个统治松散的汗国。二、清世祖顺治帝福临,世祖庙号大有含义 虽然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皇帝可以称祖,但是也有一种情况,不是...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敢称“祖”呢?
也正从这个时期开始,基本上只要不是被废掉的的皇帝,就肯定有庙号,甚至没有当过皇帝的先祖,也会被子孙追加庙号。再等到到唐朝时,庙号已经完全废弃了“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只要是开国皇帝或者在建国中途去世的皇帝,一般都会被称为“祖”,而后面的皇帝则都被称之为&...
历史上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敢称“祖”?
而后面的玄烨其实就是康熙,他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他对于清朝是有很大的贡献的。并且祖一个庙号,他是雍正给的,因为康熙他儿子觉得雍正他这个人品格非常的高尚,而且不管是在人品还是才德上都是非常的厉害,所以说雍正他觉得只有“祖”这个字才能配得上他和父亲高品的品格,所以说雍正他在给他父亲...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敢称“祖”?
他经历了清朝从一个小小的建州之地突然拥有了整个天下,因此从另一方面说福临相当于开国皇帝,再加上他的儿子表现不错,给予他一个祖的庙号也还说得过去。到了清圣祖康熙帝玄烨这里,其实就有点过了,因为康熙帝虽然文治武功都不错,但君不见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样不比康熙帝差,汉武帝的庙号就不是...
皇太极有开国之功,庙号只是“宗”,为何康熙反而能称“祖”呢?
而在这些开国皇帝之后,基本上都是叫“宗”,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汉代有两个祖,汉太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明代有两个祖,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元代有两个祖,元太祖铁木真和元世祖忽必烈。清代更是出现了三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顺治)、清圣祖玄烨(康熙)。清朝的三祖...
开国皇帝称“祖”,为何清朝有三个“祖”?
在他死后,他的儿子顺治帝登基为帝继续和明朝作战,在没有强敌下,很快占领了明朝全境,顺治自称为清圣祖。他追封自己的父亲为“清太祖”。没有努尔哈赤的努力,也没满族人的今天,被追封为皇帝也是理所当然。康熙玄烨的功劳足以和努尔哈赤比较。自古以来,开国皇帝自称为“祖”,...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敢称“祖”呢?
顺治爷不仅采取了一系列稳定人心的措施,还致力于扩张领土。当时,顺治爷也非常重视满汉融合。为了集中力量,顺治爷还对八旗贵族进行了重新规范,这些调整措施防止了大清入关后犯下太多的政治错误。因此,死后,提议立为高皇帝。当时“高”字不能乱用。一旦使用,就意味着皇帝是开国皇帝。当时,...
...世祖、圣祖、太宗,而其他朝只有开国皇帝是祖呢?
无外乎两个因素。一个是众文臣大拍马屁,一个是新皇继位根基不稳,需借助抬高老爸的地位位来抬高自己。清朝太祖太宗没什么异常的,历朝历代前两位皇帝的庙号就该这么排,不过依照惯例而已。到了顺治朝清军入关,朝中汉奸文官大臣大增,这些新投靠满清的汉奸文臣没有什么军功,靠什么立功?只有挖空心思拍...
皇太极有开国之功,庙号只是“宗”,为何康熙反而能称“祖”呢?
到了天聪十年,皇太极正式改国号为“大清”,并且称帝改元,所以以此来看,皇太极的确可以说是清朝的开国皇帝。至于皇太极的庙号为什么是太宗呢,因为他前有努尔哈赤这个奠基人,并且努尔哈赤的庙号是太祖,他不能再称祖。更关键的是,皇太极于1643年猝死于清朝入关前夕,并没有带领清朝入关,使...
拥有开国之功的皇太极,死后享有“宗”的庙号,为何康熙却可以被称为...
因为在古代,只有开国皇帝才配拥有“祖”的称号,而一个朝代只有一个祖先。皇太极虽然是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位子,但是康熙建立了清王朝立下了丰功伟绩,称他为“祖”是不过分的。皇太极统治后,不仅将国名改为清朝,还模仿了清朝六部,真正创造了清朝的君主制。皇太极功德无量,也可以当“祖”,但是他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