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云法师的生平 忏云法师的精神不朽

作者&投稿:溥东 2025-05-13
忏云法师的共修资料

共修播放时间开示时间、地点主题视频地址备注2011年11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依体起用  土豆视频 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1年12月  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念佛三昧摸象记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1月、2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西方发愿文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3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大慈菩萨发愿文  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4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佛七大回向前开示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5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三皈五戒  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6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一心不乱,念佛方法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7月 1期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 礼佛观想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7月 2期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起七止静开示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8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拜绕坐,六度归一心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9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练心了生死,五种精进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10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佛像,参方,丛林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11月1980年 | 莲因寺 暑假斋戒拜佛观想法  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2年12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念佛方法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3年1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佛七宗旨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3年2月1994年 | 莲因寺 暑假斋戒竭诚尽敬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3年3月1993年 | 义德寺暑期女众斋戒佛七佛七大回向前开示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3年3月圆寂4周年法会 1995年12.2 | 莲因寺净业三福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2013年4月1995年9.23 | 莲因寺三皈五戒土豆视频主讲人:忏云老和尚

净莲法师,是一心就为了要出家的人。
法师于1951年出生於台湾,1981年毕业于台北国立艺专美工科,同年开始于十方禅林书院学习佛法五年。法师表示接触密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当时法师还是一名在家人,对佛法的探索及研究是非常热诚的。
1988年法师在机缘巧合底下於尼泊尔随顶果钦哲法王出家。出家后,法师先后亲近敦珠法王、贝诺法王、卡卢仁波切、听列诺布仁波切等上师学法,法师显教密教的修学共有三十多位上师。1991年,法师便积极投入海内外各地的弘法工作。
法师现在还在台湾上课,每年回去新加坡四五次传道讲学。

忏公上人,俗姓曹,讳会汶,一九一五年诞生于辽宁安东(今称「丹东」),自幼天性宽厚,仁善耿直。先祖从山东向关外发展,至祖父曹德盛一代,家业渐趋平稳。祖母杨大

莲为信佛居士,与老和尚因缘颇深。父亲曹骏明曾任安东商务会长,以曹国靖之名行世,声望颇着。家中尚有大哥、二哥、大妹、二妹、小弟等眷属。大妹会贤笃信佛教,于父亲病笃时,尝割肉熬汤喂父,实孝女楷模也。小弟会漳于大学任教,亦亲近佛法有年。 上人就读小学时,客商热络,家境宽裕。父亲患病后,运势中衰,值日军进占东北,国土危脆,家事纷扰,众苦交煎,莫可探究,遂有追求真理之志。就读中学期间,因父亲患病之故,中辍学业;乃至赴日留学,亦因父亲病势起伏不定,率尔返国整理家业。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事爆发,国民政府西移渝都。上人偕大妹于大连照顾父亲,事必躬亲,无微不至。
24岁,了因法师于大连商业学堂说法,上人往听两周,深感佛教哲理圆融,于是皈依佛门,成为三宝弟子。隔年,延请大连佛学研究会居士为父亲诵《金刚经》,初闻梵呗,悲欣交集,加之善根增长,连续茹素四十九日。 26岁,随大连市议员曲子源老先生前往沈阳慈恩寺,于修缘老和尚座下秉受五戒,随即毅然断荤。夏季,于大连海滨静修三个月,法悦十足。入冬,父亲罹患伤寒,偕大妹加持大悲水供父亲饮用;某夜,父亲通宵长吟「发无上心,自在逍遥」八字,似为教彼出家修道之意。
27岁,于宝山供养病僧,辞出寮房后,顿时有身心若无之感。又为父亲消灾之故,于安东居士林延请法师、居士拜大悲忏,彼时父亲于大连梦见观音菩萨化现之白发老妪,说彼尚有冤业未解。二月初,群医束手无策,上人体验生离死别之苦,立志独身。父亲过世后,上人忽萌一念:前生为出家人,父亲为护法居士,为酬谢恩德,此生侍病十年,缘起吻合。又曹老居士弥留之际,上人于佛前发愿,若父亲确有业债未还,当以佛法超度释冤,于是寻出蒙山法本,练习施食法门。此后以放蒙山为常课,冥阳两利,数十年而弗辍。
28岁,冬,为明朗老和尚送终。某夜,遍山白雪,上人于凌水寺诵大般若经,念至恳切处,身心豫悦,意境悠远。明朗老和尚临终前一日,曾哀恳相告:「会汶:世间皆假,急速办当一切,出家修行!」
29岁,经由省琛老和尚介绍,自安东遥迢入关至北平净莲寺安居。初入寮房,乍感苦闷焦躁,待朗诵《普贤行愿品》一遍,始感雨过天晴,遂安定住下。 上人向往山林道场、丛林生活,不时亲近倓虚大师、慈舟大师等教界硕德,请教法要,俾有遵循。例如:卅二岁于天津大悲院聆听倓虚大师开示,谓学佛乃至办佛法事业,需有大悲观音之心肠;维摩居士之辩才;弥勒、布袋和尚能容之肚皮;金刚菩萨严正分明之面目。
又如〈略述亲闻慈舟大师数事〉有云:「民国36年,老人为天津监狱囚犯讲地藏经,驻锡天津居士林。一日黄昏,老人自监狱讲经归,云伫立门外迎接,随老人至卧室,整理妥当,诸师退去。时天色渐暝,四围沉寂无声,室内供佛像一尊,海灯微明,香烟缭绕,老人静坐无语,云乃趋前启请止恶改过之法,老人静默片刻,以缓慢庄重之语调谓云云:『吾人之恶业种子如双头毒蛇,钻入吾人之心坑深处,无法驱除。唯有持惭愧双头利钩伸入坑底,方可将双头恶业毒蛇钩出。』老人语已,即起捻香拜佛,云遂礼谢退出。……云于亲近老人之余,最为感动敬服者,为老人淳朴忠诚之态度,庄重安详之威仪,坚定切实之信心,以及严净勤苦之戒行。老人示人:则常劝『持戒念佛』;言戒为佛家家法;熟处(尘习)转生,生处(净业)转熟;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宁肯十年卖不出一担真,不愿于一日卖出十担假。寥寥数言,皆可使吾人终身行之而有余也。」
34岁,启程南下参方,朝礼宁波阿育王寺、苏州寒山寺、苏州报国寺、上海持松法师静安寺、能海大师金刚道场等处。此间,于朝礼普陀山之后,往诣灵岩山印光大师净土道场,得谒了然法师,亲聆法音;夜晚,远眺大殿,遥想身世漂泊,倍生感慨。夏,前往福州依止慈舟大师,随师前往闽北邵武广福山双泉寺,听讲四分戒本与四谛要义。安居期满,随慈舟大师赴泰宁天王寺听讲《普门品》,半月后至古台岩。冬,安住静谧岩洞中,听讲《大乘起信论》。 1949年,随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湾。上人35岁,随慈舟大师返回福州舍利院,听讲《梵网经》与《四分律》。彼时烽火连绵,局势莫测,乃于大势至菩萨纪念日拈阄,感应当离福州,遂拜别慈舟大师,渡海抵台;此国历八月下旬之事也。上人于北部逗留未久,南下高雄寻单,深感佛法不振,亟思拯救之道;然时局未靖,仅能静观其变而已。十月下旬,伤寒病作,逮十二月上旬,脾肿病势险恶,住进高雄省立医院,曾自云:「就念观世音菩萨,再是求发心、求病好,求佛力加被。以后病好了,再打开《金刚经》、《金刚经》注解一看,比以前懂了。」
36至39岁,于台湾南北各地参方,住过高雄阿莲乡光德寺、路竹乡道隆寺、台北五股观音山凌云寺等道场,亦曾游历新店、汐止、内湖、北投等地。住锡新竹古奇峰法源寺及苗栗大湖法云寺逾两年。此间曾抄录并阅读《金刚经》智者大师疏科刊、《心经》法藏大师科刊;研究《心经》六家注、《楞严经》疏解;背诵《普门品》等等,期在解行相资,穷究生死根源。
40岁,移锡高雄大岗山龙湖庵后山平房,除平日定课及礼佛,时而精诚恭绘观音圣像,有幸一睹作品者,莫不称颂赞叹。尔后于各地随缘弘法,与律航法师、李炳南、朱镜宙、关世谦、朱斐等人缔结善缘;恭谨礼佛之行持,严守律仪之美誉,逐渐传布南北各地之道场。
1956年,与弟子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观音山搭建印弘茅蓬。用示尊崇印光大师、弘一律师之意也。先前上人于高雄大岗山龙湖庵讲经时,听闻菩妙老和尚于莲峰寺后山自修,曾特地前往拜访,由于见和同行,遂约定寻觅山林兰若共住修行,可以彼此砥砺。一九五八年二月因缘成熟,菩妙老和尚前往印弘茅篷隐修,树立老实修行之典范。
上人掩关自修之余,随缘弘法利生。例如:亲绘观音圣像致赠张清扬女士,张居士信佛相当虔诚,将圣像转送当时国防部长俞大维先生(另有一幅转送叶公超先生);俞先生异常珍惜圣像,将其裱褙置于客厅,并复印数万幅致赠亲友,垂暮之年,方知为上人所绘,遂于一九九三年礼请上人为皈依作证。又如: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二年,受邀膺任栖莲精舍(乐生疗养院佛堂)主七和尚;多年后,莲友仍感怀在心。此等利众之行,难可胜数。
茅蓬因八七水灾,土石崩落而毁。暂时移锡太平山沟平房,以不适合于久居,乃行脚南北各处寻觅山林道场。 1963年,偕弟子性因法师至南投水里开山,于莲因寺现址搭建寮房,间或应邀赴各地道场开示;例如高雄打鼓岩元亨寺、弥陀院、林园佛教堂、澄清寺、台北莲友念佛团、三峡横溪净业林、屏东东山寺等处,念佛不缀,法筵日盛。 1966年,以中部地区大专学生求法之因缘,始办斋戒学会,提倡丛林生活,着重五堂功课,教学天台唯识,行归持戒念佛,由此培育正信青年无数。一九八○年代中叶以降,每年依例于男女两众斋戒学会之后举办佛七,开示透辟,机理双契,闻者莫不深信切愿,道心弥坚。若在平日,祈求消灾解厄者,多如过江之鲫,上人慈悲接引,方便度化。数十年间,深受启发而矢志出家绍隆佛种者,法门龙象辈出;而在家学佛者,亦以居士身成为人群表率,影响社会风气,贡献良多。
斋戒学会每年寒暑假各开办八关斋戒一次,暑期每次两届,寒假一届。在莲因寺办完两次以后,再移他寺续办,嘉义义德寺,新竹翠壁岩寺,中坜元光寺都曾办过八关斋戒。忏云法师持律甚严,每日四时以后,莲因寺不留女众、亦不能过夜。因此斋戒学会女众部委托南投县竹山镇德山寺、嘉义县竹崎乡香光寺、南投县埔里镇南林寺等寺协办八关斋戒活动。在桃园龟山寺亦有一斋戒会道场、“莲因北部斋戒学会静修道场”。与各大专学院的佛学社密切交流,定期举办佛七。 最初,上人观察因缘,以男、女两众分办斋戒学会较为如法,故女众活动多借尼寺举办。民国九十年,埔里女众道场莲音学苑正式成立,静修有址,法益均沾。
公元二千年顷,上人偶现病相,渐少开示。然四众弟子敬重无别,历年祝寿法会,人潮如水,缁素同心祈祷,念佛回向上人法体康泰。 忏云法师于2009年3月7日凌晨一点,于南投县水里乡顶崁村莲因寺方丈寮安详示寂,身无病苦,相貌如生。3月9日礼请梦参老和尚主持封棺仪式、3月27日礼请果清律师主持追思赞颂典礼,随即发引荼毗,示现舍利极多。




你是否需要了解?

兴之所至,心之所安是哪位佛学大师的名言?
1974年进入台中逢甲大学就读,偶然机缘加入逢甲大学佛学社团普觉社。法师热衷于普觉社的各种佛学活动,使其对佛学经义有更进一步的体悟,另外常利用寒、暑假参加各寺院所举办的佛学营、佛七、斋戒学会等。1975年1月于南投水里莲因寺,皈依忏云法师,法号心谦。大学毕业后,法师在高雄“凤山佛教莲社净土专...

谁有于凌波居士的详细资料?就是那位专门研究唯识的居士。
民国四十九年,以续梁启超著《佛教与群治关系》一书信了佛教。因购佛书因缘结识『菩提树』杂志发行人朱斐居士。 由朱居士之引介,皈依于台中太平乡印弘茅蓬忏云法师座下,法名戒□;复纳贽礼拜于雪卢老人李炳南居士门下授业,修学净土念佛法门。民国五十年九月,已受朱斐居士之约,赴狮头山为闭关的会...

无心犯了盗戒怎么办忏云法师
无心犯了盗戒忏云法师的办法是:您无意中犯了盗戒,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忏悔是佛教修行中的一项重要功课,通过忏悔可以净化心灵,消除罪业障碍,增强善根。您犯了盗戒,可以在忏悔时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真心忏悔自己的错误,立下决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可以...

当代著名的高僧有哪些?最好是台湾的
台湾的高僧大德太多啦 最有名的 星云大师,慧律法师,圣严法师,证严法师,惟觉上人,常禅法师,如本法师,海涛法师,心定法师,妙莲法师,印顺导师,东初法师,忏云法师,广化法师 道证法师,成观法师,法宣法师,心田长老,斌宗法师等等等等,太多太多啦,台湾的高僧大德颇多,龙象倍出 那么又以,...

圆因法师生平
圆因法师的人生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名门,祖父廷铨公曾是湖北省汉阳兵工场总办,为国家贡献卓著,外貌威武,曾令日军望而却步。父亲宇润公毕业于广东岭南大学,历任两任县长及督衙门外交官等职,后弃政从商,经营银行及纱厂。母亲汤大贞女士生育三男五女,法师与其弟敖乃权(慈因法师)自幼在...

澍培法师培育僧才
澍培法师擅长诗画,一生积诗三百馀首,兰竹书多幅,虽然毁于文革的无情文,但晚年在南湖大佛寺幽居时作的诗,却有幸留存下来。其诗文虽逊陶五柳,淡泊却堪比孟浩然。澍培法师的杰出弟子包括台湾的忏云法师、澳大利亚的毅然法师、长春的成刚法师等,他们的成就与澍培法师的教育息息相关,传承了法师的...

慧律法师我心深处
慧律法师在2010年新春之际,向祖国大陆的佛弟子们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达了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深深感激和对佛法振兴的热切期盼。法师强调,修行者应感恩致力于两岸和平的领导人,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引导众生追求心灵的导航。两岸的团结力量,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展现出惊人的成就,佛世的振兴机会...

道证法师的前言
法师从小看到父亲总是尽心的照顾病人,深受影响,也走上学医的路,是中国医药学院的高材生。法师早年就读中国医药学院,参加医王学社,发心学佛。于广钦老和尚座下皈依,参加忏云老法师主办之大专学生斋戒学会,复发心到台中恭听雪庐老人讲解华严经义,参与莲社佛法复讲,受益良多。曾血书慈云忏主《净土...

忏云法师: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忏云法师: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乐的三种资粮。譬如说,或者我们坐飞机到美国,第一需要飞机票,第二腰里再带点钱,第三需要绿卡。我们要是往生极乐世界,第一需要有深信心,第二有切愿的心,第三有笃行的心,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先讲信,当年我...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大家以为大老远跑来,但这么一句话打发,未免大失所望。同学中有一位素以博学多闻自居者说:「一字不识的老和尚,能开示什么嘛!」 无知的我们,在心里上也认为——没错,就像有眼的向没眼的问路,当然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翌年,参加忏云法师在台北念佛团打佛七,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