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如何评价周瑜

作者&投稿:岑饺 2025-05-20

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对周瑜的评价是:“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译文:

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由于周郎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赞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扩展资料:

陈寿处身西晋,晋承曹魏一脉,吴蜀是为对立敌方,但在三国志提及周瑜时,却不惜多处称颂。

论到周瑜才干时,陈寿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等词相称,这种英华才气明显别与诸葛亮的名士风度。周郎之才,更多为少年朝气,锐意进取自信飞扬的英霸之气。

周瑜死后,孙权曾与陆逊谈论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东吴的王图霸业,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郎顾曲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三气周瑜,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如此心胸狭窄之人吗?电视剧《新三国》: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是个心胸宽广,豁达大度,心胸豁达之人。《三国志》陈寿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大...

周瑜文武兼备宽宏大量,为何却被《三国演义》“贬瑜”,说他“气量狭小...
周瑜实际上是一个慷慨大方,懂得识人,有优秀的军事理念与策略,并且人品和相貌都是极好的人。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因为罗贯中与周家有仇,故意抹黑周瑜,所以怀恨在心,贬低了周瑜的形象,同时也与要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人品更好的形象有一定的关系。首先,你要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三国志算是才算是...

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周瑜的评价怎样
但是,纵观后来学者对周瑜的评价,都是对他才能、智慧和人品的称赞。“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这是范成大对周瑜的评价,字词之间洋溢的全是对周瑜的肯定与赞美。在《三国志》中,周瑜是...

对周瑜的评价
人们对周瑜的评价都很高,他是个名将。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男子,他既是“曲有误,周郎顾”的儒雅公子;又是智勇双全、运筹帷幄,指挥赤壁之战的东吴大都督。《三国志》曾评价他“性度恢廓”,主公孙权赞他有“王佐之才”,与他不睦的下属,称他“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他就是1800年...

对周瑜的评价都有哪些?
2、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每当这时,他总要转头看一看。所以当时有谣谚说:“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传》)。3、周瑜心胸开阔...

史书上如何形容周瑜长相的
史书上形容周瑜长相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以下是具体描述:《三国志》的记载:瑜长壮有姿貌,即周瑜身材高大且相貌出众。《吴地记》的描述:美姿貌,同样强调了周瑜的美貌。这些史书的描述都表明了周瑜不仅身材高大,而且相貌极为俊美。

郦波:历史中真实的周瑜,鲁肃,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说,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严整,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又善言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现在看来,这评价颇为得体公允。总之,鲁肃是一个又伟大又可怜的人。历史上的诸葛亮---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亮少有群逸之...

演义中中的周瑜和正史中的形象相差多大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

三国时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代人士评周瑜 ◆《三国志》陈寿曰:“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

三国志五坏一好周瑜是好吗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发生在曹操与孙权的濡须之战,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3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4 智激周瑜:纯粹捏造,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孙权正是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