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放羊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针温 2025-05-21
1. 原文: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猛纳绝迁至栘中厩监。
翻译:班固记载,苏武字子卿,因父亲的关系,他和兄弟们都被任命为郎官,后来因勇敢而升迁至栘中厩监。
2. 原文: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翻译:当时汉朝连续征伐匈奴,双方多次派遣使者互相观察。匈奴扣留了汉朝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几批人,而汉朝也扣留了匈奴的使者作为回应。
3. 原文: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翻译: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担心汉朝会趁机进攻,于是说:“汉朝的天子是我的长辈。”于是归还了汉朝使者路充国等人。
4. 原文: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翻译:汉武帝赞赏且鞮侯单于的义举,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并赠送了丰厚的礼物给单于,以回报他的善意。
5. 原文: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翻译: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人招募了一百多名士兵和侦察兵一同前往。
6. 原文: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翻译:到达匈奴后,苏武向单于赠送了财物;单于变得更加傲慢,这并不是汉朝所期望的。
7. 原文: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翻译:正当单于准备派遣使者送苏武等人回国时,恰逢缑王和长水虞常等人计划在匈奴内部谋反。
8. 原文: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翻译:缑王是昆邪王的侄子,曾与昆邪王一同投降汉朝,后来随浞野侯落入匈奴,以及随卫律投降的人,暗中计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9. 原文: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翻译:苏武等人到达匈奴时,虞常曾在汉朝,与副使张胜相熟,私下对张胜说:“听说汉朝天子非常怨恨卫律,我愿意为汉朝用弩箭射杀他,我的母亲和弟弟在汉朝,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赐。”张胜答应了他,并给了他货物。
10. 原文: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翻译:一个月后,单于外出狩猎,只有阏氏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发动袭击,其中一人夜间逃走并报告了单于。
11. 原文: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翻译:单于的子弟发兵抵抗,缑王等人全部战死,只有虞常被活捉。单于让卫律处理此事。
12. 原文: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翻译:张胜听说此事后,担心之前与虞常的对话被发现,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必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被侵犯才去死,那就对不起国家了!”他想要自杀,但被张胜和常惠阻止了。
13. 原文: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翻译: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商议,想要杀死汉朝的使者。
14. 原文: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茄激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翻译:左伊秩訾说:“如果谋反,还能有什么比这更严重的?不如都让他们投降。”单于让卫律召见苏武,让他接受谴责。
15. 原文: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
翻译: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如果屈节辱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他拔出佩刀自刺。卫律惊慌失措,自己抱住苏武。
16. 原文: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翻译:卫律立即派人去请医生,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放上火盆,把苏武放在上面,用脚踩他的背,让血流出来。苏武气绝,过了半天又苏醒过来。
17. 原文: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翻译:常惠等人哭泣,用车将苏武送回营地。单于敬佩他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并囚禁了张胜。
18. 原文: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翻译:苏武的伤势逐渐好转。单于派使者去劝说苏武,并在审判虞常的案件时,想趁机让苏武投降。
19. 原文: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翻译:虞常被处死后,卫律说:“汉使张胜阴谋杀害单于的近臣,应当处死;单于招募投降的人,可以赦免罪过。”他举起剑要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20. 原文: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翻译: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你也应当连坐。”苏武回答:“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反,又不是亲属,何来连坐?”卫律再次举起剑,但苏武没有动。
21. 原文: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翻译:卫律说:“苏君,我曾经背叛汉朝归降匈奴,有幸得到大恩,被赐予王号,拥有数万部众,马匹牲畜遍布山野,富贵如此。苏君今天投降,明天也是一样。白白地让身体葬身荒野,又有谁会知道呢?”苏武没有回应。
22. 原文: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翻译:卫律说:“你如果因为我而投降,我会与你结为兄弟。


你是否需要了解?

苏武放羊文言文翻译
翻译:卫律立即派人去请医生,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放上火盆,把苏武放在上面,用脚踩他的背,让血流出来。苏武气绝,过了半天又苏醒过来。17. 原文: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翻译:常惠等人哭泣,用车将苏武送回营地。单于敬佩他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并囚禁...

苏武牧羊文言文的翻译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与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他是神,便将他迁移到北海边无人之处,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允许他回归汉朝。同时,将他的部下常惠等人分散到其他地方。苏武到了北海后,粮食供应断绝,只能挖取野鼠储藏的果实来充饥。他手持汉朝的符节放羊,无论是睡...

文言文《苏武牧羊》翻译
当时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吞食雪团,与羊毛一起吞咽以解饥渴,如此数日仍存活。匈奴人视之为神奇,便将苏武迁移到荒凉的北海边,让他放牧公羊,只有等到公羊生下小羊,才允许他返回汉朝。同时,苏武的部下和随从如常惠等人被分散到了其他地方。苏武到了北海后,粮食供应断绝,只能挖掘野鼠储藏的野果来维持生...

<<苏武放羊>>文言文原文+翻译?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

苏武放羊文言文
文言文《苏武牧羊》的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同时...

文言文苏武放羊的翻译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如下: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节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让卫律来处理他。卫律用尽各种方法威胁诱惑,苏武最后都不屈服。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能威胁他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更加想要使苏武投降,就把苏武囚禁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就吃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过...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
【翻 译】苏武牧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
同时,苏武的部下和随从如常惠等人,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苏武到了北海之后,粮食无法运达,只能挖掘野鼠储藏的果实维持生活。他手持汉朝的符节放羊,无论是睡觉还是醒来,都紧紧握着节杖,以至于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落。这段文言文描述了苏武在匈奴的苦难经历,展现了他的坚贞不屈和爱国精神。

苏武放羊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苏武牧羊》的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同时...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翻译
苏武牧羊北海上文言文翻译是:苏武在北海上放羊。以下是 一、苏武牧羊的背景 苏武牧羊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具体地点是北海,即今天的贝加尔湖地区。当时,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者被派往匈奴,因种种原因被扣留并迫使其在北方苦寒之地放牧。二、文言文翻译的解释 文言文翻译是指将古代的文言文转化为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