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到底是谁? 历史上草船借箭真正的主角到底是谁?是诸葛亮吗?

作者&投稿:枞钓 2025-05-20
真正草船借箭的是不是诸葛亮?

  真正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做这件事的是孙权。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由此可见,“草船借箭”只是罗贯中根据孙权的这件事改编的。

在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当中,流传着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草船借箭”就是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经典桥段,(详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书中描述的大概意思是,周瑜故意提出要造十万支箭,且限十日内完成。之后,诸葛亮借助雾天和曹操多疑的性格,用草船诱敌,借足十万支箭。
那么“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事件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还是另有其人呢?

草船借箭,历史上真有其事(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不过有两个版本的。

据《三国志·吴主专》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便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而《魏略》中却是不同的说法。《魏略》中描叙为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轻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箭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在历史上草船借箭的自然不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其实是孙权。诸葛亮在我国应该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大部分人认识诸葛亮或者说知道诸葛亮,也是完全因为《三国演义》这本著作。只不过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区分小说和历史,这本著作当中大部分的桥段其实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其中就包括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历史上真正的草船借箭实际上是在建安18年发生的,而此时的赤壁之战早已经结束了。《魏略》当中有这样子的记载

曹操攻打濡须口,孙权和他相拒。一天,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通过这段记载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初的曹操在攻打濡须口的时候,也是和孙权对峙了大概有一个多月,双方不分胜负。后来有一天孙权也是亲自乘坐了一艘船,来到了曹操军营外围探查敌情,而曹操在得知的消息之后便是命令军队乱箭齐发。在经过曹操的一顿乱射之后,孙权的船差点儿翻了,好在孙权后来急中生智,命令自己手下的人把船调了个头,让船的另外一面也是布满了很多箭支,这样整个船只才能保持平衡不下沉。

也正是因为孙权的这个聪明举动,才能够让孙权安全的回到自己的阵营当中,而后来曹操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更是感叹的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在后来的宋元话本《三国志平话》中 ,这个故事情节又被强行的加在了周瑜的身上,书中描写周瑜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获得了百万支箭,但很明显,这与历史是不符合的。

而之后罗贯中先生在创作《三国演义》之时,便是以此为灵感,把这个情节又强行加给了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本书其实是尊刘贬曹,所以顺带着把诸葛亮夸了一通,一些比较离奇的故事情节全部都是强加给了诸葛亮。



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与历史不符的桥段,而且罗贯中为了体现诸葛亮的智绝将诸葛亮进行了美化,

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诸葛亮的确是干了很多漂亮的大事,但是草船借箭的人可不是他,别记错了哦!孙权也很厉害。

草船借箭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孙权也是无意中借到了曹操的10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是孙权,人们都以为是诸葛亮草船借箭对诸葛亮的才智称赞,其实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周瑜,还是诸葛亮?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周瑜。他要一探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他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使得船要倾覆,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草船借箭的故事却确实存在 ,但故事的主人公却是周瑜,而非我们传统认为的诸葛亮 。

草船借箭居然不是诸葛亮干的,那到底是谁干的?
草船借箭真正的主角究竟是谁?其实不是诸葛亮而是一直被嘲笑的他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乱世,其间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不过,尽管有曹操、刘备这样统 治一方的霸主存在,但依然无法掩盖诸葛亮的光芒,如今的他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了。每当人们一...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是孙权而非诸葛亮 关羽不曾参与赤壁之战
诸葛亮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是而非 诸葛亮 很多人想必都看过三国演艺,更认为三国演艺里面写的那些故事,比如草船借箭,比如 关羽 华容道义释曹操都是正史。但事实上,三国里面不乏有夸大的成分,甚至有些地方有张冠李戴之嫌。就比如,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真正想出这个法子的根本就不是孙权而是 诸葛亮 ,而 关羽 也不曾...

草船借箭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吗?
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就在这一危急时刻,孙权果断下令:调转船头,使船身的另一侧受箭,不一会,船身两侧就被射满了箭,船只也恢复了平衡,并安全返航。曹操对孙权的英明赞叹不已,并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一句名言,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是谁?真的和诸葛亮毫无关系?
但谁能想到大雾天气下,孙权一方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这也就有了正史上的草船借箭。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有才华,但是他其实并没有我们所知道的那么厉害。无论古代小说,还是现代改编的电视剧,其实他们对于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进行美化和强化了。与其说诸葛亮是蜀汉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还不...

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
孙权。史料记载: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译文:建安十八年,孙权坐大船来观军,...

想知道草船借箭是谁?
就在船即将倾覆的时候,孙权命令掌舵人将船掉头,让船的另一面冲着曹操的弓箭手们。就这样,船的另一侧也被射满了箭。这就让了船恢复了平衡,至此,孙权才得以顺利返回。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并不是孙权主动去向曹操“借箭”,而是面对船即将倾覆被动做出的机灵之举。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有一天,周瑜...

为什么说三国中草船借箭的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能在老辣的曹操手里占便宜,草船借箭的战绩,足以证明孙权在军事上的才能并非一无是处。空城计这个桥段在老百姓中有很大的知名度,所以现在的很多人还在用这个事情来赞美诸葛亮,而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使用过空城计,使用过空城计的人是曹操,这个事实让很多人都...

...草船借箭,竟有人说是孙权想出而非诸葛亮,这究竟有何隐情?
“草船借箭”这个漂亮活,其实真正的主角是孙权。只不过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才识,才进行了移花接木。另外,诸葛亮和孙权,一个是蜀国军师,一个是吴国统领,其实也没有太大的瓜葛。“草船借箭”的背景是,曹操想一统天下,可却刚刚在与孙权的战斗中失利,心理有点阴影,就暂时...

草船借箭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啊?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